家乡习俗是,大年初二不串门。因此,我们一早醒来,就敲定去爬山的计划。
山就在家附近,外甥女醒的晚也不耽误时间。早上,全家人收拾妥当后,带上零食水果出门。为节省十几分钟的走路时间,妹夫开车到山脚下,我们再往上爬。
山里的空气,着实好。我们一下车,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令人心旷神怡。放眼望去,层层叠叠的山峦,美不胜收。
眨眼间,两个外甥女闪身走在前面。我们随后朝低矮台阶拾级而上,慢悠悠的走在山林间,听鸟啼闻花香,十分惬意。
许是我们出发时间相对偏早,一路上行人较少。静谧的山间,满是外甥女欢快笑声。半山腰,台阶两边的松树上挂着三两鸟笼,偶尔发出的清脆叫声,沁人心田。
真是可爱的一天。
上百度给大家普及下,为何我的家乡初二不串门
福安市“初二不串门拜年”的风俗,有别于全国各地。据说,福安忌讳初二拜年的特殊习俗是从明朝末年传下来的,也是全国唯一的倭寇侵华民俗纪念日。
自从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大屠杀后,福安人的春节习俗就铭刻着惨痛的历史记忆与浓郁悲情。这天是福安人的纪念日或者说是悼念日,悼念那些为保卫家园而浴血奋战的先辈们。据说,这一天也是全国唯一的倭寇侵华民俗纪念日。
“做白年”也是福安人在初二需做的事情。家人有意在红春联顶上镶上一道两寸长的白边,以示心有余哀。红白相间的“白额春联”提示人们这家人家中在“做白年”。
这一天,如有人出于礼貌,客气地叫进家门坐一坐,当地人一般会委婉答道“还有事要去办”或“明天再来”。
在福安,大年初二,除了亲朋好友互不串门外,还有一些习俗:一是各家各户不燃放鞭炮;二是不点香火;三是不奏礼乐;四是商家关门歇业等,类似于古代“国丧”的一切礼仪,在福安的每年大年初二日均得到完整的体现。到了初三日,全城又恢复了初一的年味,照例是鞭炮震天、宴席大摆,福安人置办寿筵大多在初三。
“如果大年初一已经去哪一家拜过年了,则初二再去也无妨。”如今,外地的朋友不知道当地风俗冒昧造访,也不至于吃闭门羹。开明的主人则会变通“开脱”:“没关系,没关系,我们家不禁忌……”毕竟,春节期间互不登门,终究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