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走马镇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点,而此时的天空透露着一丝蔚蓝,让产生疲倦的我们稍微得到了一丝缓解。
看那黑白相间的檐角,在檐角边上还有不同类型的雕塑,它上面刻印着鸽子,还栩栩如生。其中电线也穿插在天空之中,为飞过的鸟儿提供一个栖息之地,多惬意。
一直往上走,一尊在石壁中菩萨的雕塑吸引住了我,它与其它菩萨的模样并不相同,它没有口、耳、鼻、甚至没有脑袋,仅仅是一块正方体的石头。在我印象中好像还没有看见过这样的菩萨,去询问一位坐在轮椅上的一位老人,可惜老人的耳朵并不好,所以也没能回答这究竟是什么样的一尊菩萨。
而此时,如果相信缘分的话,那么缘分在我们决定去走马的那个时候已经悄然来临了。
“这是一尊檀生菩萨。”背后传来了这么一句声音。
回头看去,只见一个男人,是一个中年男人,个子不高,脸上挂满了胡须,耳鬓还有着些许的白发,略显得有些沧桑,却又剪了一个寸头,增加了些许的精神。
这位中年男人又说:“这一尊菩萨在明代中叶就已经留存在这里,而且他还很小气。”
“小气,怎么说呢?”我问道。
“当你从它身边路过的时候你不朝拜他的话,或者说你给他供放香火也不认真的话,那么这尊檀生菩萨就会惩罚你,让你产生厄运。”这中年男人说。
初次来到走马,所以对这儿的环境不熟悉。脑海中顿时产生的一种想法,请中年男人当我们的向导。
当我们询问过中年男人的意见后,他也很乐意的帮助我们。这位中年男人他姓沈,姑且叫他沈大哥吧,沈大哥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在沈大哥的介绍之下,走马镇在脑海中的模样越来越清晰,他带我们去了走马镇文化楼。在去文化楼的路上,与沈大哥不断的交流,我发现沈大哥的形象并不是最开始见面时的沧桑,而是在经历过了世间事之后,懂得了许多的人情世故罢了。
听沈大哥说,他小的时候由于家境不好,初中没有读完便外出打工,那个时候沈大哥才十七岁,在十七岁的年纪便要承受着这样的命运,上天对他好像确有不公。而沈大哥他也没有放弃,他首先去了广东,在帮一家餐馆打工做厨师,早起晚睡,而他并不甘心于某一个地方。十几年来,他走遍了中国许许多多的大小城市,流浪于天涯,却不曾归家。他又何尝不想归家,只是无颜面见父母。
话断,我们便到了走马镇文化楼。虽说如此,但在沈大哥的身上,我觉得还不止这些事儿。
跟着沈大哥上了走马村的文化楼,在文化楼走道的两边大都是沈大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走马表演活动或者去其它地方演讲故事的照片,紧接着到了沈大哥办公的地方。打开门,很简单的陈设——两根凳子、一台摄影机、一张桌子、一个书架,书架上面整齐地放着一些书籍,书籍大多数是关于走马故事。而墙壁也全是关于走马的照片,有景物,也有荣誉的奖章,还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简介,有的传承人还健在,而有的传承人却已故,突然间觉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些传承人的手中能够得以发展与传承,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与力量。或许在这些传承人的身上,有的不仅仅是花费自己的钱财,更多的是大部分时间,恐怕有的甚至是一生都在守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他们的命,是信仰。
沈大哥坐在板凳上,开始为我们讲述走马故事,他一共给我们讲了十几则,每一则故事大概在五至八分钟左右,且类型各不相同。有神话仙传,也有古代名人……
时间在沈大哥讲得时候好像静止一般,没有杂音,只有沈大哥他那带点磁性的声音在这小房间里萦绕。就这样我们站着听完了他的故事,没有人叫腿酸痛,因为在沈大哥面前这点苦实在是太过于渺小。
从开始到结束,沈大哥从未停歇过。在他的脑子里呀,不知还有多少这样的走马故事了,我们问他是怎样积累起来的时候,沈大哥笑笑的说:“其实这跟出身的环境是离不开的,小的时候,就经常听祖辈父辈讲走马故事,耳濡目染,又经过岁月的累积,也就成了这样,所以根本就不会特意去积累,可以说在走马这个地方,从小孩儿到老人几乎都可以讲走马故事,只是讲得差异不同罢了。”在沈大哥的脸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作为走马人的骄傲,引以为豪。
“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古代历史的积淀;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劳苦百姓智慧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弘扬了现代社会的真善美,批判了现代社会的假恶丑,更折射出亘古不变的真理。”这是后来沈大哥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体现的价值所说。
仅仅是这短短的几句话中,蕴藏的却是精髓。沈大哥他并非长篇大论,而是直接揭示真理,只是很难让人相信沈大哥他仅仅是初中未毕业的一个人,而事实确是如此。
后来沈大哥说他其实很可怜,这是沈大哥在茶余之后对我们说的一句话,让我们疑惑不解。
我们一脸茫然的看向他,其实从见面到现在算是朋友的沈大哥,展露的都是它充满正能量的一面,虽然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有许多,但他也是一脸微笑,而今他说自己很可怜,实在是想不明白。
难忍的他,那个时候面对我们时就像伯牙绝弦一样,因为他终于吐露了他的无奈。沈大哥未喝酒,但是脸却红得像被火烧一样。
沈大哥,他从十七岁开始外出打工,首先是去广东,在帮一家餐馆打工做厨师,他也还做过流浪歌手,说到这里的时候还故意调侃的说,要不是那个时候恐怕现在都当明星了,哪里还会守着一年才几百块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费呢?(由于小的时候沈大哥对音乐有天赋,去学习过一段音乐,后来实在因为家里面贫穷,父母也不大支持,自己也没有信心,无奈放弃)。他还为我们演奏了一曲自己创作的一首歌曲《游子泪》。从他的歌声中,体会到的不仅是心酸,还有人生的无奈。
在他流浪的十几年中,沈大哥睡过大桥下,但是他也拜过许多老师为师,学得一些本领,更让我羡慕的是他走遍了中国的许多地方,尝尽过许多悲情冷暖、人生百态。
在农村,如果男子在三十岁还没有娶妻生子的话,恐怕便会成为乡邻们茶后饭的闲话了,不仅仅是自己,连整个家庭都会成为议论的对象。当沈大哥在外漂泊的时候,他又何曾不想有家,只是心不定,何以给一个女人家,那岂不成了辜负?不过庆幸的是,他在外漂泊了十几年,而如今也早已归家,在他四十岁的时候终于娶妻,圆了他父母的一个梦,也圆了他自己的一个梦。
遇见沈大哥实属是一场缘分,我们去探访,他便出现在我们的身边,给了我莫名的感动。现在也还在想,他是不是上天派下来的一位尊者?
转头又回想沈大哥的经历,我在以后的某天也会不会走上向沈大哥那样的路途,因为自己也喜欢在外漂泊,喜欢走,那又该如何成家?在沈大哥的身上或多或少看见了以后关于自己的影子。而在我看来,沈大哥却是极其幸运的,因为他在面对人生困苦时,足够坚强,也还足够给身边的人带来正能量,带来温暖。
我不知道世上还有多少人也如沈大哥那般,或许未来就有我。那时只希望他们能够都幸福着,如他们期望的那样一直幸福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