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阅读古典老师的新书——《跃迁》,事实上,永澄老师领读活动在8月6日就已经开启,虽参加却因各种琐事迟迟未能和活动同步。今日重读序言,发现很多金句,感触颇多,摘录一二。
慢下来 | 阅读 | 投资自己
俞敏洪老师写的推荐序的标题是《用自己的步伐丈量这个时代》,其中在回答“该如何在这个时代,让自己从容又持续地成长?”时,有以下三个观点:
第一个重要的事情,是先慢下来。不是不做,而是想清楚了再去做。
第二个很重要的事,我们一定要阅读。······除了读书,你还可以用更多的方式学习,读书、旅游、交友、拜访名师、个人领悟是个人学习的5种路径。按照古典的话来说,就是要成为“联机学习者”。······时代发展越快,我们越要阅读,用一种与时代联机的方式阅读。
第三个重要的事情,就是用一种投资的心态来看待人生。
其实,早在多年之前我的上司就指点我说,要谋定而后动,想清楚再做,别一上来就拼着干劲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那时学着做计划,罗列每日清单,规划日程,工作虽然依旧繁忙,可再也不像是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只是,现在回想来,那时见识太少,格局太小,更别提什么战略思维,看不清内在的逻辑,即便是好习惯也会因为嫌麻烦而停停歇歇,人生悔事不止一二,这算一大件了。
关于阅读这件事,一直以来苦恼于阅读速度太慢,一本书总是看不完,我在思考为何会这样?一缺方法,二缺必要的时间投入。并不是书太厚,是我不会读,没有选定一本持续读,才会显出那样的结果。如今,这个联机的时代里,书很多,怎么读,怎么有效地读出成果来才是最重要的。庆幸有永澄老师这样卓越的领读者,为阅读海中苦苦挣扎的人们点亮灯塔,指引前行,要做的就是紧跟着,不掉队。
想着要向所花费的时间、精力、注意力等获取回报。于是,很笨拙地记录时间开销,慢慢地知道自己的时间、精力、注意力流向,学着不断自我调整和更新。只不过,有时也会被各种事件牵着走,看着时间一点点流逝,看着自己似乎毫无成长,负面情绪不请自来。这时怀着投资的心态去看待这些问题,知道自我内耗就是最不划算的事,通常就会更快地走出那些个困境。
成功的定义
小说《在轮下》里写道:“面对呼啸而至的时代车轮,我们必须加速奔跑。有时会力不从心,有时会浮躁焦虑,但必须适应。它可以轻易地将每一个落伍的个体远远抛下,碾作尘土,且不偿命。”
相信有那么一天,如果你已经修炼成为一代高手,希望你把这些东西传播出去,文字的、声音的、在线的······联机更多的聪明人,一起完好这个轮子;推一把新人,让他们跑得更快,越过你飞奔而去;拉一把活在轮子下的人,让他们看到希望,过得更好些。
希望有一天,你也能这样定义自己的成功:让其他人的生活因为你的行动有所不同,才算是有所作为。
成功,是个多么闪着金光的词语,每个人都追求着、渴望着,但是衡量的标准却并不一致,比如富甲一方、功成名就,美梦成真。只不过,这些词都是一些结果,外人仅凭看结果是始终找不到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的。
在古典老师新书的序言中我找到了成功的因,而这不仅刷新了我个人对成功的认知,还让我看见了生活中处处可能。
成功=有所作为,有所作为=你的行动,你的行动间接使其他人的生活有所不同。
核心在于行动,那么就可以这么思考了,我的什么行动可以算作有所作为?什么样的行动能使别人的生活有所不同?这就成了生活中常见的选择题,而不像之前那些闪着金光的词感觉那么虚无缥缈。这里的成功是踏踏实实地生活中每一次正确的选择,积少成多,一步步用行动来丈量成功的尺寸,就会无比地确定自己要做什么,在做什么,会做什么。
每个人都会遇到TA生命中自认为若干最为糟心的事,仿佛缠绕进一个永远走不出的大网,这时有人怨天尤人,有人喟叹命运不济,有人却在想办法成为那个漏网之鱼。所以,在人生最低处,仰望,看见的是什么,验证的就是什么。
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