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话函谷—紫气东来

若朴记的名字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十五章。

而《道德经》便是老子在西游路过函谷关时,在函谷关写下的道德五千言。

所以很有必要聊一聊这个充满了传奇的关隘。

《老子·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其若凌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静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函谷关建于春秋时期,素以易守难攻著称,一直都是秦国抵御山东六国最重要的关口。

秦末各地起义,楚怀王命项羽、刘邦各提一军西进攻秦。并立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因为函谷关难攻,张良建议刘邦绕道入关,如此才抢得先机先入咸阳,引得项羽不满,才有的后来的鸿门宴。

本来是一个军事意义重大的关隘,却因为一个成语变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化圣地,这个成语就是“紫气东来”。

据《史记》记载:春秋末期,周王室图书馆馆长老子李聃看到周室将衰,西渡隐居。

公元前491年,函谷关令尹喜,清早从家里出门,站在一个土台上(现瞻紫楼)看见东方紫气腾腾,霞光万道,观天象奇景,欣喜若狂,大呼:“紫气东来,必有异人通过。”

忙令关吏清扫街道,恭候异人,果然,见一老翁银发飘逸,气宇轩昂,并且倒骑青牛向关门走来。

尹喜忙上前迎接,通报姓名后,诚邀老子在此小住。老子欣然从命,在此著写了彪炳千秋的洋洋五千言《道德经》。

以后,函谷关一带的门楣或春联都刻写“紫气东来”,流传至今,表示吉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文分词技术原理及应用:https://sanwen8.cn/p/2919tFk.html 方法:基于AC自动机...
    Babyzpj阅读 505评论 0 3
  • 遥芬翠绿支缠架 近处才明蔓绕藤 剔透晶辉芒闪眼 葡萄水润送亲朋
    云隐雾轻阅读 393评论 2 3
  • 非常享受独处的时候,别再问我孤不孤独了,老子觉得好极了。 我认识很多很多人,从高中到大学,就是那种见面打个招呼...
    刘在zai阅读 203评论 0 0
  • 感恩哥哥对母亲的照顾:每天晚上睡觉前帮她添火收拾好火炉,帮母亲道炉灰,米没了去买米,面没了去取面,帮母亲买鞋子,买...
    T上善若水阅读 35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