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
小时候,老人经常会在这个时间说起,二月二,龙抬头。那个时间不知道为啥会说起二月二来,记得最深的是在这个节日里,有好多愿意吃的,比如说:咸味的豆子、甜甜的面球(我们老家叫枣核)等,估计是那个时候家里穷,到了开春干起来活,需要对人的机体进行补充能量,人的力气会持久耐力吧。
据说龙抬头就在农历二月二,先人又称“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根据民间传说,小的时候在民间故事会上看过,说的是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之日,意味着在此之后雨水会渐多,老百姓的地理缺水,龙王会在这天,布置雨水的分布,也是一年的好兆头的象征。在黄河以北,民间亦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到了南方部分地区有祭社习俗,即庆祝土地公生日,北方则有吃猪头肉、吃甜食、理发的习俗。
说起理发来,也是在这一天了理发会排队,都想着在这一天图个吉利。这一天ligament的价格也是大涨,今年的网上看到有655元ligament的事情。还有的地方正月不理发,说正月理发死舅舅,那都是迷信跟风的传说。其实真正的在正月不能理发,是“思旧”的意思,说的是在清朝推翻以后,把男人的大辫子给缴掉了,为了不抗令,大辫子又不得不剪掉,为了纪念晚清剪发的情节,老百姓就在正月里留起来长发来。找了一个谐音的理由,也就有了正月理发死舅舅的愚人的故事。
二月二这天,过去的文人也有很多的做法,单从文学的记载看,就有很多。比如:白居易写的一首,“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也是现在的人春游的意思。到了这个季节,万物复活,景色怡人,是最好的出行的时候,尤其在二月二以后,南北方季候适宜,便于人们出行。李商隐也写过二月二的诗,“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他也在告诉我们,二月二日这一天春游到江上,和煦的春风和畅阳光送暖乐曲悠扬,看到好多的游人走动。路边的花蕊如须柳芽如眼婀娜多姿,引来了紫蝶黄蜂盘旋飞舞情意更长,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色。
二月二是个好日子,自古就有“龙抬头”的寓意,至今流传还是意义非凡,在这一天里还能对年有所留恋,更能提醒外出的人们,现在已经是外出务工的时候了。
廖良明 书于东昌府区办公室
2021年3月15日(图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