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读书心得(十)
“不器”就是并不成为某一个定型的人,一个为政的人,就要上下古今中外无所不通。从表面上看,一个很好的大政治家,好像一个很好的演员,演什么角色,就是什么角色。当演工友的时候,就是规规矩矩扫地倒茶,当演大官的时候,温温和和就是做官,干哪一行就是哪一行。“君子不器”这个学问,就是成为真正的通才,否则只有变成专才、专家。所以“君子不器”放在《为政》篇,就是说明为政在这方面的道理,换句话说:“允文允武”,也便是“君子不器”的说明。
以上这段话摘自南怀瑾老师的《论语别裁》“为政第二”这一章的“是什么东西”这一节。
读完这段话,我眼前有一个画面,就是把水倒入方形的容器是方的,倒入圆形的容器是圆的。
我的老家那里,小时候也常听到过一句俗语:干啥像啥。意思也就是说不管做什么都做得像模像样的,也就是南老说的“君子不器”,“好像一个很好的演员,演什么角色,就是什么角色”。然而真正做到,诚实的说,并不容易。
在世间这个大舞台上,自从我们呱呱坠地,人生大幕便由此拉开,我们开始了角色扮演,一般来说,我们小时候要扮演的角色,很简单很好演,然而越长大,要演的角色越多,要演的内容也越复杂,也越难演。
尽管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也难免“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这三个角色里边打转转,困于其中寻寻觅觅却找不到出口,一颗心,在无边无际的荒原流浪,找不到自己生命的重心和原点,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的跑马场,让自己的身心灵内耗自伤。
不要再像个乞丐一样,向外求肯定求关爱,不要再跟小我玩这样的游戏,带着觉知来肯定自己,关爱自己,跳出这个自设的框框,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和自身具备的宝藏。
看到我们本自具足,会让我们此后余生不再迷茫,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够安住当心,专心投入此刻的人和事,自然是“干啥像啥”。
生命的脚本,最初是用我们的原生家庭和抚养者而写的,当我们带着觉察,我们就能够修改我们的生命的脚本,从而成为自己生命舞台的导演,想演什么就是什么,而不仅仅是“演什么角色,就是什么角色。”
人生这场大戏,我不仅想演好,做个好演员,或者说是“君子”,好歹角逐个百花奖、奥斯卡奖之类的,我更想做导演,想演什么就是什么,做自己生命的主人,主宰自己的命运,活出生命的喜悦自在和圆满富足,自爱爱人,自利利他,并有能力和智慧让我们这个世界更美好。
祈祷所有的神明都来保佑我,祈祷我实现我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