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自信?
自信来源于我们内在对自我的接纳与肯定,来源于对这个世界的勇气。
自信是掌握生活技能的重要基础,帮助孩子建立真正且持久的自信,将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受益匪浅。
二、孩子缺乏自信的表现?
1.退缩胆小:在面对新环境、新任务或挑战时,孩子会表现出退缩、不敢尝试的行为。比如,不敢参加集体活动、不敢回答问题、不敢主动与他人交往等。
2.过度依赖:总是依赖他人的帮助和决策,缺乏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例如,在做事情时总是问大人 “我该怎么做”,不敢自己做出选择。
3.避免竞争:害怕参与竞争活动,担心自己失败。比如,不愿意参加比赛、考试等,或者在竞争中表现出紧张、焦虑的情绪。
4.自我否定:经常说一些自我否定的话,如 “我不行”“我做不好”“我不会” 等。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不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完成任务。
5.说话声音小:在与人交流时,声音微弱,不敢大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可能是因为孩子害怕被别人批评或否定。
6.不敢提问:即使有疑问也不敢向老师、家长或同学提问,担心自己的问题太简单或愚蠢,会被别人嘲笑。
三、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一)学会让孩子做主
人生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学会让孩子做主,让孩子对自己的生活有一种掌控感。
控制事情会让我们感觉到舒服,因为多了一份安全感。其实孩子也是一样的,都喜欢自己去掌控一些事情,让孩子掌控自己,我们把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让孩子自己掌控,当孩子做主时,他们会感受到被尊重,从而培养出自信与责任感。
让孩子在小事上做主,比如选择喜欢的书籍、玩具。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思考、权衡利弊。
当面临困难时,鼓励他们自己寻找解决办法,而不是立刻伸出援手。这能锻炼他们的独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让孩子做主,见证他们的成长与蜕变。
(二)肯定孩子
很多家长认为,经常表扬孩子会让孩子骄傲或者飘起来,更多是打压式教育。
比如,孩子很开心拿着一份98分试卷给爸爸妈妈看,满怀期待能得到家长的认可和鼓励,然而却被质问“2分去哪里了”,这会让孩子感到极度失落和沮丧。
孩子的努力和成就被忽视,只看到了不足的地方,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让家长满意,从而丧失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1.表扬要具体
不要只是笼统地说 “你真棒””你很厉害“,而是具体指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
例如:“你今天把房间整理得非常整齐,书都摆好了,衣服也叠得很规整,做得太棒了!” 这样孩子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具体哪些行为是值得表扬的。
2.表扬要及时
当孩子做出值得表扬的行为时,尽快给予表扬。这样可以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被关注和认可的。比如孩子刚刚主动帮助了别人,马上就说:“你刚刚帮助了那位小朋友,很有爱心,做得非常好。”
3.表扬努力和过程
表扬孩子的努力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比如:“你为了准备这次考试,每天都认真复习,这种努力的态度非常棒。”“你为了画好这幅画,很认真地观察了很久,还不断修改,你的努力让这幅画变得特别出色。”
这样的表扬能让孩子明白,努力和坚持是有价值的,从而更加愿意付出努力去追求成功。
(三)先行后知
先带孩子去做事,比如做一项运动,哪怕我们投掷、跳跃,还有叠纸盒、搭积木之类的。鼓励孩子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不要害怕失败。
比如跳绳,一开始跳绳姿势不对,后来断断续续能跳10个,再后来,能连续跳几十个,再再后来,在一分钟内跳110个。孩子觉得自己做成了一件事,体验到成功的滋味,这种成就感会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即使结果并不完美,孩子也能从努力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明白只要敢于尝试,就有可能成功。这种认识同样会给孩子带来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四)鼓励孩子表达
1.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时,认真倾听,不打断、不批评。让孩子感受到他们的意见是被重视的,即使你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也可以先肯定他们勇于表达的行为,然后再以平和的方式提出不同的看法。
2.不要因为孩子表达的内容不完美或者不符合你的期望而批评他们。批评会让孩子害怕表达,担心自己说错话。相反,要以鼓励和支持的态度对待孩子的表达,让他们感到安全和自信。
3.当孩子表达后,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可以用具体的语言表扬他们的表达能力、创造力或勇气。例如,“你说得很清楚,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你的意思”“你的想法很有创意,我很喜欢”。
这种积极的反馈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的表达是有价值的,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自信是孩子成长的魔法棒,轻轻一挥,便能开启无限可能的大门。愿每个孩子有一个强大和自信的内心,应对生活中种种困难,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