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女儿1:40夜哭,把她放上推车,推推哭哭、哭哭推推,最终她进入了香甜的梦乡,而我却一直清醒着。
对于每位父母来说,陪伴儿女成长,是最“朝阳”的事业,这一事业永不下岗,而且一上岗必须时时用心,永不言弃。所以,此刻,虽然我的脑袋有些缺氧,却依然心生满足。
幸好,儿子给我的手机装了WPS,我可以在手机里码点文字,消磨等待黎明的时光。
父母陪伴孩子最重要的作用,窃以为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心与心的联通,心通了,情就畅达 ,就没有所谓的孩子不听话、叛逆,也就没有父母的呵斥、打骂。取而代之的是孩子的好性情与父母和风细雨的教化。
这周一早上上班前,陪女儿快速看完近200张字卡,女儿意犹未尽,告诉我还要看。结果这时候同事走进我办公室 ,女儿把所有的卡片全部扔在地上,然后让我捡,并只能让妈妈捡。于是,我们在扔和捡之间反复着。同事立马笑我是“典型老年得子心态”。我只能浅笑作答。因为,我知道女儿扔东西的动因,是她的思路被打乱了。这时候,我只能理解她,所有的道理,只能在接纳她的情绪之后,才能讲给她听,让她也接纳你的建议。否则,不是换来孩子歇斯底里的发作,就是父母雷霆大作的阵压。
同事有个大我女儿13个月的孩子,我曾见她因为孩子没好好吃饭而打她。有一次,我们一起中饭毕,她女儿想跟我们一起下楼玩,结果她当着我们的面狠狠呵斥女儿,就因为怕以后也会随便跟陌生人走。呵斥的结果是,她女儿当场躺在电梯口哭闹不止。
在同事的观念中,这是原则问题,不能迁就。道理是不错,但过程中,窃以为其方法不当、施教时机不对。
在十一长假前,我出差了十天,自女儿出生以来,这是我离开她时间最长一次。回来之后,她不愿意我陪她玩,做什么事都要找阿姨。并且任何需求不满足,轻则躺地耍赖,重则摔东西。我与女儿心与心的联通在这十天时间里被阻断了,阿姨有时候又不能真正懂她,所以她以此来表达焦虑和不满。幸好,长假八天的日夜陪伴,我们又成为了好“闺蜜”,又可以愉快地玩耍了。
试着懂孩子的情绪,我也是从儿子惨痛教育实践中慢慢了悟。儿子经历我们一路棍棒教育,虽然目前各方面尚可,但我深知在他的心灵深处一定留有我们看不见的影阴。
虽然再为人母,虽然用心学习实践,但孩子变化日新月异、各种状况层出不穷,家庭教育实践,每个家庭、每位父母谁能说不是永远在路上?
既然已上路,那就一步一印用心走稳。
既然已上岗,那就一心一意永不言弃。
与各位宝妈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