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你赚的每一分钱,都是认知的兑现。
而在商业社会中,持久、稳定经营的本质,在于满足顾客需求,脚踏实地认真工作,光明正大的追求利润,为社会多做贡献,大大方方的依道而行,获取利润。
而光明正大的追求利润,可以从“想不想及能不能”两部分进行划分,又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维度:
1,想却不能。其本质是“贪婪”二字。背后的错误认知是:脚踏实地不赚钱,一本万利才能赚大钱。
2,不想不能。其背后的浅薄认知是:安于现状、止步不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差不多就行。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说,就是最终成长为那种“小老树”。
3,想就能。其背后的深刻认知是:相信付出一定会有收获。知道利润的本质是“洼则盈”。抓住一条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就是进入洼地。
发现并解决了组织、团队、客户亟待解决的问题(洼地)由此带来的自然而然的奖励(水的充盈)。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道在低处。当我能去做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做的事时,就在时间中,慢慢积累成了护城河。始终关注他人的爱与被爱的需求,尊重与被尊重的需求,看见缺失,并做他人不愿意做的事。
[if !supportLists]4,[endif]不想却能。其背后是合于天道的认知:工作是修炼心灵的场所,是成就他人的舞台,顺便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及养家糊口。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赚钱只是顺带而成的事。在经营中的落地是:不在于能不能多赚钱,而在于能不能帮助更多人。这就是所谓的“反者道之动”,即和一般人理解的人事物的处理方式恰恰相反,最终反而能够获得更多。
由此我也看到作为个人,抛开外在的名利,其实自身最大的成本是体力和脑力,而它们有无限的挖掘空间,所以才会有“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是成就事业的基础。
通过以上四个层次的分析,我可以清晰的看到,我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处于第二个层次,不想不能。而直到这近一年,我才渐渐进入第三个层次,就是想就能,所以有了坚定的勤奋,认知和思维的提升,绝非一日之功,事上炼。
努力决定下限,认知决定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