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就是每天的生活都一样,每天早上被可恶的闹钟叫醒,然后关掉闹钟在眯一会,但是这个时候基本上也不敢怎么睡,大脑就老是想着再不起来上班要迟到了,就要罚钱了。然后就再也不敢闭眼了,怕睡过去。出门就是人来人往的车流,人流,前段时间坐地铁,每天早上,挤的不可开交。而且可以看到大部分都是青年人。
有时候就总感觉自己还没长大,感觉自己还是爸爸背上的那个小孩子,但是这一转眼就得自己在一个城市中生活。甚至有时候会想,这上班压力这么大,还赚不到什么钱,不如回家,在家里舒舒服服的想睡到什么时候就睡到什么时候。有事就出去办事,没事在家看看电视,钓钓鱼,偶尔浇浇院子里的花儿,偶尔上楼上天台,找把躺椅看看日落。想着就觉得美。但是目前来说,这些也只是想想。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知道自己家里过得美美的,就是要出来,出来自己过自己的日子,与父母偶尔的电话也是话越来越少,反而来说,朋友之间的话题会更多,很多时候心里就有一种愧疚,父母这么辛苦的将我养大,在我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也一直在,每次打电话回去,也总是嘘寒问暖,老是跟我说,在外好好照顾自己,要记得按时吃饭,不要拼命去工作,爱护自己的身体,他们自己在家,一切都好好的,不用担心等等。
可是,最近这几年,我越在外面,心里就越挂念着家里。我那个时候刚大学毕业,一心只想着在外面跑,跟本顾不上家里的情况,而且即使回到家里,也待不了多久,总是往朋友家跑,好像家里就容不下我。那个时候就老接到爸爸的电话,问我还回不回吃饭了,我每次都说跟朋友一块吃,不回去了。现在想想,那个时候父母那边听到我不回去的时候,心里一定是有点凄凉的吧,养这么大的儿子,居然就连陪他们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了。
我还记得论语里面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个“方”以前理解是方向,就是有了自己的方向后就可以离开父母出去闯荡了。但是现在我理解是方法。古人认为百善孝为先,有父母在,就最好不出远门,即使出门也要有好的方式方法,让父母不再为你担心,为你操劳。可是真的很难啊,到现在为止,我还能感受到父母那一头浓浓的关爱与操心,即使我在合肥这边离家就2个小时的车程。
这些年,一直在外面奔波,就总有一种错觉,自己要是在外面混出名堂了,回到家,自己家里人也会觉得开心,也会觉得孩子真正长大了,不需要操心了。但是现在想来是错了,在父母眼里,我们是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孩子在外面哪怕混的再好,也不是父母真正想要的。
陪伴真是最长情的告白,可是这个世界却又是一个让人矛盾的世界,孩子长大后就会离开父母去外面闯荡,早上坐地铁的时候,一大片一大片的年轻人,在外真的很劳累,在拼搏,上着班,赚着勉强度日的工资,可是还是倔强的呆在外面,然后报回家的总是自己一切都好的消息,有时候真想跟电话那头的爸爸妈妈说一句,我想你们了,我回家陪你们好不好。可是这样又会让父母多想,孩子在外面是不是受什么委屈了,遇到什么难题了,徒增担心而已。长大了,很多话不敢再随便的讲出口,很多事不敢再去尝试。
矛盾存在于这个社会,存在于我这个个体,可却永远解不开,有点累了,睡一觉吧,梦里的另一个世界去找答案吧,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