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采取等级赋分制,成绩的高低取决于比较优势。简单的说就是按照成绩的排名进行赋分。根据考分在全部选考考生的排名所在区间确定等级,然后根据等级赋以对应的分数,计入高考成绩。举例来说,如果某考生的成绩排名在前1%,那么按照等级赋分方案,属于1等级,高考分数对应为100分;如果成绩排名在前4%,属于3等级,对应赋分为94分;如果排名在前10%,属于4等级,对应赋分为91分,依次类推。由于等级赋分的结果,每次考试都会“诞生”1%的满分考生。
一般来说,尖子生、中等生、学困生考分呈现一种“正态分布”,即肚子大,两头尖。如果你的成绩刚好在“大肚子”里,比较优势不突出,等级赋分优势不明显;反之,如果你的成绩稍微高出平均分数,每高出一分,等级赋分的价值就越大。因此要努力使高考成绩从平均分段中脱颖而出,就要要最大程度地保证“易题少丢分,难题巧得分”。也许你会说,这个道理谁不懂?其实,抛开知识、能力层面不谈,仅从应试技巧的角度挖掘,都可以有效提升分数。小微地理总结的有效策略就是:“易题难做,难题易做”。
易题难做
在高考地理题中,很多看似熟悉的常规题目,必然潜藏着出题者精心设计的小心思,要么设问、要么图文材料,以达到试题对考生选拔性的目的。而这些简单的题目,学生答起来很顺手,一般按照模式、套路答题,往往掉以轻心,丢掉一些不必要的分数,甚为可惜。
考场上遇到那些你熟悉的、看似简单的题目一定要慎重对待,仔细提取材料信息,反复比对,寻找潜在的隐性信息,保证不丢分或少丢分。就可以从高考等级赋分中脱颖而出。
难题巧做
对于那些所谓的地理压轴难题,专业概念术语较多、图文材料晦涩、理解困难,甚至是新题型等,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都是大比分丢分题。遇到难题,如果能够冷静处理,理性分析考点,对接地理基础知识,由果索因,即可轻松捅破纸老虎,巧中取胜。
总之,考生在考场内要保持专注、保持警觉,牢记“易题难做,难题巧做”原则,助力考生在等级赋分中脱颖而出,金榜题名!
更多精彩,关注小微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