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长大后的生日蛋糕没有小时候的好吃?
为什么我家没有魔衣橱?
没有魔法的童年一切都不算数。
——《布瓜的世界》
不知道很多人是不是跟我一样,小时候很想要某样东西,例如想要很多很多的玩具,下定决心等到以后自己长大了要给自己买很多很多的玩具。我有芭比娃娃,但永远不是我想要的超市里的那个芭比娃娃套装。我有玩具,但都是哥哥姐姐玩剩的玩具,我也有属于自己的玩具,但永远不是自己最想要的那些个玩具。八九岁时,想要影片馆橱窗里的芭比娃娃影片,我还记得当时是14块钱,于是我帮别人写了几次作业,轻松凑到了,但我却不想要那部片了。当自己成年以后,开始了工作,也从来没有给自己买过一件玩具。自己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小孩,也不再需要幼稚的玩具,可内心深处总是觉得空空的,至于为何?自己也不得而知。
成年以后的我们知道,对于小孩子的需求不能有求必应,所以,可能当时的大人们也是出于这种考量。所以我们曾很想很想要某样玩具,也只能是很想很想而已。我想现在的内心空空,可能是童年时期的自己还是无法释怀吧。
成年以后也没有给自己买过玩具,即便是自己很想玩的乐高,没能舍得买给自己,却舍得买给自己的侄子。这其实也是种自我催眠,小时候不能够轻易得到的东西,就会跟自己说,它不重要,我不需要,久而久之就真的需求少少。
所有的小朋友都是贪吃鬼。
还记得小时候,家里的姑姑,或者是谁去超市买零食,主要买给的还是堂哥堂姐他们,而我跟我的妹妹,用作我妹妹的话叫做看脸色吃东西。这样的事,说实话我都忘了,如果不是我妹妹的一个朋友跟我提及的话,我都想不起来,也可能是被我选择性深深的遗忘掉。所谓的吃东西看脸色其实也没有那么夸张,就像《请回答1988》里的德善,即便有鸡翅膀吃,但永远吃不到自己也爱吃的鸡腿。没人在乎你爱吃什么,小时候会觉得心里憋屈,虽然长大了才懂得,大人对我们的付出的爱虽然有些许差别,但都付出了很多。但小孩子又怎么会懂得这些呢?所以我便从小养成不轻易表达自己的喜好的习惯,因为表达了可能也没什么用,反而图添烦恼。其实这样也好,长大之后,吃什么都毫无欲望,反而使得自己很少吃零食,倒是了一笔开销。
前段时间看起了综艺《Hi,室友》里面有个王彦霖,别人喊他王大爷。为人幽默,是里面的搞笑担当。有他,整个综艺里充满乐趣。总是默默为舍友们做事情,逛超市总会买鲜花回来分发给舍友。是个幽默,快乐,细心对生活也充满情调的蓝孩子。综艺最后一期刚好第二天是他生日,他的舍友们偷摸给他准备生日,在他的房间里布置,设计游戏。整个过程中王彦霖都很搞笑。当走到最后关卡,也是自己的房间的时候,他看到了墙上的布置,还有房间里弥漫着舍友们生日祝福的录音。一个一米八几的大老爷们,哭的像个孩子,一直蜷缩着,他的舍友们端来了蛋糕,他还是头也不抬的哭。后来他说他要给他妈妈打个电话,电话里,他说:“妈,我想你了。有人给我过生日了,有人给我过生日了”随即又哭了起来。我不知道王彦霖有个怎样的童年,但他积极的面对生活,用快乐去感染每一个人。小时的我也很少过生日,长大了,也有人给我过生日了,可我却没能有王彦霖那般感动。可能我跟王彦霖的不同在于,即便他的童年里没有生日蛋糕,但他愿意等一个生日蛋糕。而我会告诉自己,那个生日蛋糕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可能正如别人所说的那样,每个外表看起来很快乐的人,实际上都很悲伤。我想王彦霖可能知道快乐是件多美好的事,所以他愿意给别人带来这份快乐,把美好带给他人,即便自己不那么快乐。
生日蛋糕没那么重要了,小时候没能拥有的玩具也没那么重要了。我们可能无法穿越回过去,去拥抱那个在某时某刻失落的自己。但,此刻以及未来的我们,想要什么再也不必乞求从他人那里得到,我们可以通过努力,让自己不再失落。想吃啥就买啥,因为是自己买的,不必看谁脸色。看到漂亮的裙子,不用奢求谁买了送自己,自己可以买来送自己,就连爱一个人,亦是如此,不用去乞怜他人爱不爱你,你完全可以决定你要不要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