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记者这个工作,常年在全省各地跑来跑去,有意思的地方应该去过不少,可总是来去匆匆,大多一晃而过,不甚了了。
三年前聊城某村,在村子中见过一块完整的明朝石碑,记录了当年的事和人。看了遍碑文,只能说囫囵吞枣。因为着急往回赶,也没随手拍张照片。
时过境迁,再也想不来是哪个村,石碑上又写了什么事。着实可惜。
古人讲行万里路。出门靠两条腿的时代,步行万里路程实在是壮举了。要知道,骑马坐轿,乘车撑船,可不是一般人能享受到的。
走得慢,能更多接触到当地的风土人情。走得慢,能对山川大河有更深刻直观的认识。徐霞客用双脚丈量了现今中国的21个省,写下了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绝对是行万里路的第一楷模了。
科技的进步,让我们轻松愉快走不了两步,就能行程万里。一起一落,又何止万里。
然而飞机高铁的便利,让旅程千篇一律。快节奏的生活,让每一段经历陌生地方,都像走马观花。就算攻略做得再详细,多半也是看看大家都看的地方,静不下心来去感受一方水土。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又有多少人,能说走就走呢?我总是羡慕那些背起背包说走就走去“流浪”的人,尤其是那些游历几年,遍游哪哪的。
他们做到了我们大家都想干,却干不到的事。还有朋友同学,时常出门去这里那里,景色宜人笑得灿烂,那也是种“别人家的生活”。
话又说回来,其实就连生我养我的济南,也不曾走得慢一点,去得多一点,知道得详细点,了解的清楚点。
人就是这么奇怪,眼前的往往不当回事,得不到的才是珍奇。一个地方生活多年,想要尝尝不一样的体验。
人生苦短,时间有限,那么多不一样终究不能一一身临其境。更何况最无奈的现实是,工作996生活牵绊多。说到底,还是钱包不允许。
行不了万里路,古人还说过读万卷书。
卷是古代书籍的单位,一片片竹简用绳子穿起来就是一卷。看的时候展开,看完再卷起来。
竹简削得再薄,卷起来也很厚实。所以依照现在书的标准来看,即使古代的万卷书,容量恐怕也有限。
在那个文化和知识被垄断的时代,读书只是极少数人的权利。书不用读多,多了其实也没有,把一本读明白读透彻就够仗剑走天涯了。
汉武帝设五经博士,每个博士教的就是“诗书礼易春秋”五本儒家经典中的一本。所谓一招鲜吃遍天。
而距离现在越近,书的数量和种类就越多。如果按照7天读一卷书的速度,需要连续不断地读34年,才能读到万卷书。
和行万里路一样,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读万卷书也只能是一种理想和目标了。不过和行路比起来,读书又是唾手可得。
或坐或站,手指一翻,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也大概率不存在钱包顾虑。更何况移动阅读时代,多大部头的书,都能凝聚在小小的屏幕里。
没钱也没闲去行万里路,倒不妨把书当成别人的万里路,把读书当成体验别人的行万里路。
一本书,像一段旅程。读一本书,就是体验不一样的人生。读完一本书,就是送给现实中的自己,另外一种可能。
目录是作者精心制作的攻略,章节是行程中一个个目的地,段落文字是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
前段时间,看了一本书《铁路之旅》。讲工业革命后,火车替代马车,运输速度提高,导致欧洲人对时间和空间感觉的变化。
我像穿越到18世纪的英国,体验了一回冒着黑烟的早期火车。恰好看完这本书不久,我坐高铁出差,一路上脑海里都在琢磨,速度提升和时间缩短空间减小的那种关系。
最近读《黄河史话》,薄薄的一小本,套用畅销书名其实应该叫“极简黄河史”。
平日出差去的菏泽市,在战国是赫赫有名的大型湖泊,后来黄河泛滥,泥沙淤积,常年累月后湖泊菏泽积淀成了陆地,后来才发展成为城市。
你看,只要花十几几十块钱,每天几十分钟一个小时,足不出户就能在字里行间,完成穿越古今中外的万里行程。
倒也可以自我安慰,我也出去闯天涯了!
去年世界读书日,采访了十几位看书买书的书虫。过后很久,整理了一篇推文。其中一个五年级的小姑娘,长得可爱又喜欢读书。
节目播出后,小姑娘深受鼓舞,一年来又读了不少书。前几日,和小姑娘妈妈聊了几句。小姑娘在杂志发表了文章,征文获了一等奖,省博担任小志愿者,还参加了田径队在区里比赛拿了第四名……
人家这么优秀,自然和我的采访没什么关系。但是我觉得,和读书倒是有些关系。用小姑娘自己的话说,“即使不能够将它们'遍观',也受到了心灵的洗礼、精神的慰藉、情操的陶冶”。
成长,是一个不断发现自己被欺骗的残酷觉醒过程。
心灵、精神、情操,这些学生时代挂在嘴边的词,长大后谁还会再提起来呢?可我们还要用这些词来教育孩子。不是我们欺骗了孩子,而是我们辜负了曾经的自己罢了。
又是一年世界读书日。你要问我,现在读书晚了吗?只要读,就不晚!
有好书,可以和我分享。我也会在这里,分享自己读过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