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城君原创的第1154个城市故事
“老板,来二两热干面。”
“我的多放点辣椒。”
“我的不要荆芥。”
“加一份千张。”
清晨,大家排队吃热干面,
老板熟练地烫面、捞面、放调料,
客人吆喝着要甜豆腐脑、绿豆稀饭,
或者油滋滋的水煎包,
重口味的胡辣汤、牛肉汤,
眼睛同时不忘瞟着位子,
低矮的小桌子能有座就行,
没位子就站在店门口,
几筷子拌开,“呲溜”下肚,
抹抹嘴,再去上班上学。
这不是武汉街头,
而是豫南城市,信阳。
都说武汉人的命,
是热干面给的,
换成信阳,也是一样。
从记事开始,到读大学走,
每个信阳孩子,
都吃了十几年的热干面。
寒暑假回家,
先来一碗熟悉的面,
拌开热气的那一刻,
才真正感觉自己“回来了”。
信阳热干面好不好吃,
信阳人最有发言权。
一般听到别人说,
武汉的面有多好吃,
他们都要咋呼一句,
“我们信阳才最好吃。”
武汉的面偏干,芝麻酱多,
信阳的面偏湿,调料更重;
其实各有特色,
加了荆芥和千张的热干面,才是信阳人熟悉的味道。
说来也奇怪,
信阳是河南的城市,
却吃着和武汉一样的食物,
而河南人爱吃的烩面,
却在信阳难觅踪影。
不仅如此,河南人吃馒头,
信阳人吃米,
河南人说“中”“恁弄啥”,
信阳人却从来不说,
口音更接近湖北方言。
以至于信阳孩子去郑州读书,
一句河南话都不会说,
大家需要用普通话交流。
信阳地标之一,百花园广场。
这不得不提信阳的位置,
不仅地处豫南,
还在“秦岭淮河”以南,
是不折不扣的南方小城;
又靠近湖北、安徽,
在鄂豫皖三省交界,
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历史上是楚国的领土。
当年吴王攻陷楚国都城,
楚王逃到信阳,并以此为都。
信阳有一带商业区,名叫“楚王城”,
和楚国历史不无关联。
地理决定了诸多差异。
河南大部分地区缺水,
而信阳水量充沛,河流多,
还盛产绿茶——信阳毛尖。
河南北部产小麦多,
主食以面为主,
而信阳盛产水稻,
不可一日无米,
被称为“北国江南,江南北国”。
所以,信阳人在外说自己是河南人,
似乎总缺少一份归属感。
鸡公山是信阳的风景名胜,因其整个山势宛如一只昂着展翅、引颈啼鸣的雄鸡而得名,与北戴河、庐山、莫干山齐名,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
爱喝茶的人都知道信阳毛尖,是一种很好的绿茶。信阳被誉为中国毛尖之都,在这里,饭后来一杯毛尖,人生才叫圆满。
其实在宋朝的时候,
信阳还归属于荆湖北路,
但到了元朝时期,
却被划入河南江北行省。
目的就是掌控湖北的命门,
就像襄阳位于南阳盆地边缘,
却被划入湖北省,
以掌控河南的命门一样。
古代划界大多遵循“山川形变”的原则,以山川为边界的政区,极容易凭险割据,所以统治者在行政区划上有意将文化背景相同的区域划开。这样的例子很多,像汉中被划入陕西,潮州被划入广东等。
如此行政划分,
给了信阳“豫风楚韵”的气质,
就像身处烩面大省,
却迎来热干面的“第二春”。
甚至发展出“双胞胎”,
一个是市区热干面,
另一个是羊山红油热干面。
羊山红油热干面在调料中加了大量红油,但面条汤汁少,这一点与武汉热干面相似。
羊山是信阳火车站所在地,
居住的多是武汉“移民”。
因为信阳交通位置佳,
是京九线和宁西线的交点;
又距离武汉近,
车站也归武汉铁路局管理,
不少武汉职工调任过来时,
也将武汉的习俗融入当地。
信阳刚好在河南南部与湖北北部的交界,距离郑州300多公里,距离武汉不到200公里。
地理距离只是一方面,
信阳和河南之间,
更多的是心理距离。
比如河南发展旅游,
多用“中原文化游”的口号,
但信阳作为“豫中江南”,
和中原旅游的主题格格不入,
说“楚天游”又抢了湖北名分,
旅游名号迟迟打不出去。
至于郑州搞城市群建设,
也不会和信阳建立关系,
于是有意无意地,
信阳成了被边缘化的城市。
尽管属于河南很久,
但对于“北方”、“中原”等概念,
信阳人缺乏认同,
河南博物馆的主题多以“中原”为主,信阳博物馆的主题却是“楚风”。
要说还有什么影响,
无非是高考分数高了点,
容易出学霸,也实属无奈。
信阳学生读书倾向去武汉,
因为高校多,离家近,
还能继续吃热干面,
虽然风味不太一样,
但不用学着吃烩面。
河南不仅是人口大省,也是高考人数最多的省份。2018年高考报名人数就有98万多,但全省仅有郑州大学一所211高校,一直被称为“最让人心疼的高考省份”。
只是难以改变的,
是外地人对信阳的误解。
面对别人的调侃,
“河南人啊,你们爱吃馒头吧?”
“你们是不是爱说‘中’?”
信阳人只能站在河南地界,
感慨自己“错位之城”的命运。
其实,作为普通人,
我们从来不能自主选择,
所谓的文化、地域认同,
城市的命运,和人一样,
有时仅仅来自一场刻意的安排。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