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一种世界观,电影既是艺术、也是生活。苏珊桑塔纳如是说。影片《死亡诗社》讲述了基汀教授在威尔顿预备学院一反传统严肃的教学方法,用充满诗性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追求自由思想,而遭到世俗反对,但自由思想最终感染学生的故事。在这个教育观题材的影片中,人生意义的存在问题得到探讨。《死亡诗社》以其富于变化的镜头运用、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和颇具隐喻义的道具使用为我们作出了解答。
丰富的镜头语言展示了威尔顿教师们以及基汀教授和学生们之间的地位关系,并阐释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景别是画面最为基本的元素,不同的景别带给观众不同的审美体验。影片伊始,学生们举旗列队走进礼堂,校长在台上为学生们讲述学院的四大准则:传统、荣誉、纪律、卓越。这是威尔顿预备学院也是大多数老师的教育目的。深沉的色调,一致的服装、庄重的表情语调和重复的动作来表现仪式的庄严有序,仿佛是对校方权力的不容置疑。仰拍镜头加深了教师们的威严感,对学生神情的俯拍则强调了师生双方关系的悬殊差距,会议更像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仪式。而在基汀教授的课堂中,这种沉重的压抑感不复存在。第一堂课,学生们对于新老师充满了好奇,但基汀只是把他们带到了校荣誉室,看着照片上优秀的前辈们。同学们面面相觑,基汀却告诫同学们“seize the day”,照片上的众人们固然优秀,却只能留下黑白的照片,所以人生应当“活在当下,珍惜现在”。全景和中景镜头交错使用,将基汀和同学们放置在一个平等沟通的地位,没有师生的尊卑差异,没有课堂的礼仪规矩,只有一个老师对学生的真诚告诫。这样的全景镜头在足球场上、校园草坪上也有体现,反映了亦师亦友的平等互爱。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化便在这样的交流中悄然进行。
清晰鲜明且情感细腻的人物形象支柱般地支撑起影片的整体结构。尼尔和托德是学生中的两个性格迥异的代表,但他们都因为基汀教授的影响而具有了追求心中所爱的力量。校长对托德说到:“你的的责任重大,令兄是本校最杰出的学生之一。”学校与家长已经合力为孩子们设定好了成长的模型,只待他们在其中慢慢地塑造了。对于父母师长的期望,托德充满焦虑,他一直表现得心不在焉,目光躲闪,多处细节对于角色心理的把握非常准确,既表现出了托德的不情愿又表现出了他的怯弱。而尼尔看上去乐观开朗,事实上他却更加顺从,尼尔一直在扮演一个好儿子的角色,将本真自我隐藏起来。而当他与父亲起了激烈冲突时便自然地却促使了内心的崩溃。这也为他后来成为反抗最激烈的一个做了铺垫。两个人物的遭遇都说明了代表权力、传统的父权社会对于孩子天性的压抑。尽管内心有了对诗与生命的向往,但仍旧抵不过外界传统教育的压力。
具有隐喻意味的具象事物在影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影片中学生们在礼堂聆听老师教导时,一位老师代表学校为他们点燃了知识之光。这个点的蜡烛是影片表现威尔顿学院教育的一个关键意象。这个“知识之光”说明了威尔顿学院的教育目的:将他们培养成能够进入常青藤高校的杰出学生。这些规则、秩序与权威为孩子们的成长设定了方向与框架。在这种氛围中,他们的成长不知不觉,且不可动摇地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进行。基汀教授的诗性教育与威尔顿学院和家长们的传统教育大相径庭,不是迫使学生变得棱角全无、千篇一律,而是努力使孩子们摆脱思想的枷锁,把握自己的命运。基汀教授教导学生们诗歌的意义:我们读诗写诗不是因为它有趣,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部分,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诗歌、美丽、浪漫和爱情便是生命的意义。
实现理想自我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平衡,促进少年的精神成长和人格独护。这一直是人需要探讨的问题。尽管是1989年的作品,这个问题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当然思想是在进步的,社会也是在发展的,像尼尔的悲剧应该在学校和家庭的关怀下避免。青春的花朵应当在风中微笑,而不是过早地因外界摧残而枯萎。给所有学生如诗般春风化雨的教育,才是现下所有教育工作者以及家庭应当反思的。正是有了那爱与自由的教化,才造就了一个个完整而有思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