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说你已老去 坚硬如岩 并且极为冷酷
却没人知道 我仍是你最深处最柔软的那个角落 带泪并且不可碰触 —席慕蓉 《传言》
偶尔翻开家里的影集,竟然发现爸爸年青时的照片,像极了邓伦。
妹妹偷笑:难怪妈妈当年会看上爸爸,原来是被颜值吸引了哈。
我出生时,爸爸28岁。在那个年代,他堪称晚婚晚育的楷模。
后来才知道,并不是他觉悟高,而是他的婚姻之路,的确一波三折。我不是宿命论者,但发生在爸爸身上的事,又仿佛一切都在冥冥中注定。
世上的事,真的都是巧合吗?我很难相信。
逃婚
据说,我们家上上辈就是个大家族,太爷爷有6个儿子,爷爷是老大,从小就给定了娃娃亲。
奶奶是童养媳,她比爷爷大一岁。依照当时的规矩,他们十六岁就成亲另立门户了。
爷爷奶奶算是白手起家。爷爷在乡畜牧站工作,他的医术在当地家喻户晓。兄弟六个中,我们家日子过的是最富裕的。这一切得归功于奶奶的勤劳持家。
爷爷是个老好人,话也不多。虽说吃公家饭有工资,但驾不住他乐善好施,所以家里家外,都是奶奶张罗。爸爸兄妹5个,他是老大,还有三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就是我的姑姑和叔叔。
奶奶从不在我面前说爸爸的不好,也不让别人说,她很维护他。
和我说起爸爸年轻时候的事,只有一次,那年我上大一。
爸爸小时候经常生些莫名其妙的病,奶奶四处求医也无济于事,后来人家告诉她,要给定娃娃亲,才能保平安。
爸爸大概那是也就十岁左右吧,爷爷就给定了邻村一家女儿,可没过多久,小姑娘在玩耍时不小心掉到枯井里,摔死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也怪这姑娘没福气。奶奶心里这么想。
第二次的对象很快锁定,姑娘是另外一个村子的,长的眉清目秀,爷爷奶奶一见好生欢喜,又看对方人家也是很本分的老实人,速战速决赶紧就把亲事给敲定了。
大概过了一年多吧,也不晓得怎么回事,半夜时分,那户人家的房梁突然塌了下来,有根木头正好压在小姑娘身上,当场就死了。
说来也是奇怪得很,和姑娘睡一起的还有她的姐姐妹妹,她们只是受了伤,都没什么大碍,唯独那小姑娘没了命。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在乡间传开了。于是大家都说,谁家女儿多的宁愿倒垃圾坑里,也不敢嫁给那家儿子。
然而奶奶并没有气馁,为了儿子,她要排除万难。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奶奶托的人带来好消息。这一次,挑的是远房亲戚的亲戚家女儿,反正远了去了。姑娘很实诚,不大爱说话,只会闷头做事儿。尤其是体格,一看就是干农活出身,生一堆娃那是绝对没问题,完全符合奶奶的选媳标准。
这么一来二去,好事多磨,一晃爸爸也18岁了,姑娘和他同龄。
是时候要谈婚论嫁了。还没听奶奶说完,爸爸就跳起来了,三个字:不同意。
轻易不发言的爷爷发飙了,婚姻本来就是父母之命,哪能由得了你做主?反了不成?!
老子给你娶媳妇,是老子的事,总之,没你说话的份儿。
就这样,姑娘进了我家门。没有婚礼,没有履行任何手续。
爸爸斗不过爷爷奶奶,然而木已成舟,再反抗也毫无意义。惹不起躲得起,兵法最后一招,三十六计走为上。他索性一撂挑子跑到市里上学去了。这一走就常年不回家。
爸爸学的是财会。我看到过他当年的课本和笔记,字迹非常漂亮。他也爱干净,他自己的东西,都打理的井井有条。包括影集什么的,他都保存的很好。
爸爸过年也不回家,可把奶奶给急坏了。便托人给发电报,说你奶奶(就是我太奶奶)病重,速归。
爸爸是太爷爷的大孙子。人常说:大孙子小儿子,意思是人都喜爱自己的大孙子和最小的儿子。尽管爷爷奶奶不被待见,但爸爸却是太奶奶的心肝宝贝。
所以奶奶这招蛮管用,一收到电报,爸爸立马就回来了。
回家一看,太奶奶好好地坐那里纺线呢,爸爸气得掉头就走,扔下一句话:再也不回来了!
后来,太奶奶真的病危了,让给爸爸打电报,一份又一份,却是石沉大海。太奶奶走了,终究没等到他回来见上最后一面。
爸爸毕业了,也被商业局录用了,他回家报喜,得知太奶奶已不在了,放声大哭,完了收拾行李正式离开了家,上班去了。从此,他心里和奶奶有了隔阂。
任九头牛也拉不回这个儿子,爷爷奶奶彻底死心了。无奈,只好劝姑娘离开我们家,重新给自己找个好归宿。
奶奶讲完这些,眼里有些泪花,她说,那姑娘也是个可怜人,后来嫁了别人,结婚没几年老公就死了,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再后来随亲戚远走新疆,从此再也没有任何消息。
我听了心里也感觉酸酸的,不知道爸爸心里怎么想的,他会不会有愧疚感呢?
同时我又有一丝侥幸,幸好爸爸没娶那姑娘,否则这个世上就没有我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