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史回顾,亦称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者就具体学科、具体专业领域甚至具体研究方向的海量文献进行详尽搜求、认真阅读、冷静分析、科学归纳、客观评述而生成的一种学术性文章。
它主要包含三种类型:
其一,是课题论证与学位论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其二,部分学者在撰写单篇研究论文时也会对前人成果进行简单交待。
其三,将某一时期内某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专门撰写成述评性论文。学术史回顾的作用在于让研究者及时了解并站在学术前沿,即掌握该研究课题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还有哪些工作可做,以致于研究者不走弯路、不做重复无用的工作。
另外,学术史回顾还涉及一个学术规范与学术传承的问题,因为伟大的研究成果往往都不会凭空产生,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完成超越。
其实,学术史回顾是最能体现一个学者学术态度与学术功底的地方,但在学术研究日趋机械化、技术化的当今学界,面对批量生成的课题项目与学位论文,学术史回顾的质量却是良莠不齐,甚至滋生出了不少问题,很值得学界注意与反思。
文献堆砌痕迹明显,提炼归纳能力缺乏
在课题论证与学位论文开题过程中,该项研究到底有没有研究价值与创新意义,专家最重要的参照点就是文献综述做得是否规范和扎实。
然而,现实中不少学者只愿做文献的搬运工而不是园艺工。搜求文献时唯恐落下一条,但面对自己辛辛苦苦得到的劳动成果却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仅仅堆砌在一起,而不懂得提炼与归类,更何谈客观的评述?又从哪里得出研究的真正价值所在?
堆砌文献另外一种相对不易察觉的现象是,在摘录前人观点时只管照搬全抄,不管切题与否,也不作必要的提炼,如引用学术论文就把其中的“摘要”部分全部录入。
当然,这里并不是要否定原作者的学术归纳水平,但是基于当下学界“摘要”撰写五花八门的样式,部分论文的“摘要”确实无法呈现全文的精髓所在。造成这种现象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引用者投机取巧,不愿花费时间阅读全文。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下一步工作,就难免有失客观与全面。
文献整理顾此失彼,论述评价不够客观
文献搜求及阅读后,就需要进行整理与归纳,但是当下普遍弥漫着一种不良风气,那就是照人选文、照期刊级别选文已经形成惯有思维,而不管该文献是否真的与课题论证切题,于是那些作者名气小或期刊档次不够但观点鲜明的文章往往难入“法眼”。
更有甚者,当研究的课题前人已有较广较深的涉猎时,而故意对其避而不谈,给人造成其研究课题创新性十足的假象。如果第一种情况还可视为学术水平问题的话,那么后一种明显就是道德问题。
在述评阶段,往往存在为尊者讳、为师者讳的现象,而对一些或许作者“学术地位”不高、或许研究视角不一、或许在当时特定环境下认识不够的成果往往就是差评甚至恶评,例如在张口闭口“某某先生”的所谓谦卑姿态下,却对其成果与观点下以“成就不高”、“不值一驳”、“一无是处”甚至“眼拙”等轻浮判断。
这种失去客观与理性态度的做法,一方面是对前人成果的不尊重,另一方面实际上违背了科学精神。
刻意拔高自我研究价值,妄下结论
与刻意贬低他人观点相反,就是自以为是地拔高自我的研究价值,言之凿凿地认定自己把握了该领域学术走向,站在了学术最前沿。这里并不是要打击学术创新的积极性,而是强调学术创新不能自吹自擂,一定要持之有物、言之有据。反映到具体层面,动辄就是“对该领域进行某某研究是大势所趋”、“某某争论可以盖棺论定”等堂而皇之的预言或定论。
以上三点为当下学术史回顾中较多存在的弊病,不一定同时存在,但作为学术研究的基础,即使存在一点也足以使学术研究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