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是人生,生活不是考试,人生需要努力,而生活只要60分。就像老家长乐镇的“长乐”二字教人“知足常乐”,是同样的道理。最近和一个朋友聊天,说起起他最近总是患得患失,做什么决定都是忧虑再三,害怕造成不良的后果,相当地焦虑。生活其实就是由一堆随机事件组成的故事,不可知、不可见,我们想要用自己的能力把控未来,在我看来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通过我这么些年的观察,程序员、理工科、学术界的人如今相信科学过了,甚至有点科学迷信。因为我自己是程序员,所以略有一点点发言权,我们这样的一群人容易掉入一个思维怪圈,常常努力用自己周全的考虑去避免生活中不小心的意外,就像写程序时用各种努力去划清边界条件、搞明异常情况,不断加强程序的健壮性。可是生活不是软件,程序有Bug可以修补,软件有异常可以重启,生活没有重新再来的机会。
科学教导我们通过学习、研究,总结规律,提取自然世界中万物运行的规律,用以推动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可是我们的生活总归没有这么高尚,我们的生活就是在高尚目标和堕落行为的中间地带游荡。我们在生活中想尽各种方法去实现快乐,这是我们生活的动力。
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寓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意思是说,我们追求的法,这个东西就像过河用的的船,过了河,继续往前走,你就应该把船丢了;帮你过河的船况且要丢了,更不用说船以外的东西了。把这个意思套用到生活中:生长老病死一朝轮回,快乐况且要放下,更不用说烦恼了。如果生活是一张考试卷,快乐的题目50分,烦恼的题目占50分,能够努力考个60分就已经很好了,我个人觉得多一分就不错了。
题外话
前几天有几个学生来找我做案例分析大赛的指导,他们想通过这个文章来给创业者、创业孵化者、政府机构等提供一些小小的建议。我们创业做企业,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了追求利润。星云大师讲:“当你有福报时,钱就会来追你。”也有人说是马云讲的,不管是谁讲的,我觉得这句话太有智慧了。我直言不讳地告诉他们,当今的创业大潮缺少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我们的先人智慧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告诉我们怎样去创业。我在大学的时候,在《中国文化修养》这门选修课上,郑老师就已经和我们畅谈儒商的概念,我深信不疑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然不可能缺少中国特色的儒商创新创业文化。未来十年二十年,儒商创新创业文化必然会大行其道,被广泛的接受,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