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的高铁新区为何仍未成型?两大原因很现实

在进入高铁时代以来,只要车站不是非常远离城区,那么依托高铁站周边的区域打造高铁新城、高铁新区、高铁商务区之类的做法已经非常普遍,地级市的城区如此,县、县级市同样如此。在山东省,京沪高铁是省内第一条高铁线路,而既被线路穿境而过,又设置车站的滕州市自然是山东省最早一批进入高铁时代的成员。自2011年京沪高铁通车、沿线各车站投入使用至今已近14年,沿线城市在高铁新城、高铁商务区的建设上都取得了程度不一的成果,仅山东省的沿线城市中,济南的西客站高铁新城、泰安高铁新区都已打造出了相对成型的规模,德州高铁新区虽然相对欠缺,但车站前的城际空间站项目的落成起码没有让该区域一片空白。与以上地区的情况大有不同,滕州的的高铁新区自提出以来一直没有太大动作,城市路网、居住区、商务楼宇、商业配套等依然欠缺。这不禁令很多网友很疑惑,从京沪高铁开通至今即将14年,滕州的高铁新区为何仍未成型?这其中可能有多方面原因,但终究绕不开以下两点:一、过去十余年间,高铁新区并非滕州城区扩张与建设的重点区域虽说高铁新区给了滕州城区向东扩张的平台,但高铁站坐落的位置距离城区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以荆河东路与墨子大道交汇处到滕州东站之间的距离为例,这段距离几乎等同于从滕州火车站沿荆河东路向东到达京台高速的距离。在这种客观距离下,滕州即使一开始就在滕州东站站前区域大拆大建打造高铁新区,也不容易与滕州主体城区连为一体。

假设京沪高铁在滕州境内的线路就在京台高速的东隔壁,且与高速公路大致平行,那么滕州东站的站房就会朝向东,但即便是在车站东侧打造新区,也基本相当于滕州城区向东的自然延伸,既不存在大面积的“留白区”,也不会太难吸引人口。再回到现实来看,既然高铁站距离城区并不算很近,那么高铁新区就相对算不上城区扩张的首要区域,而在京台高速以西、京沪铁路以东的区域里进行老城改造升级、扩张新开发区域的做法相对更划算。一是因为能继续保持连片且集中的城区规模,二是能让新开发的区域享受到城区的资源集聚效应,例如城区内既有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商业资源可以直接服务于这些区域。


二、土地交易市场、房地产市场从2022年至今都在低谷期,各种基建工程随之放缓既然是建设新区、新城,终究绕不开城市道路管网修建、居住区和商业体建设、医疗和教育设施建设、产业搭建等方面。而要实现这些功能载体的综合布局,就需要对区域内的可建设地块挂牌出让,然后才是开工建设。滕州若在土地交易、房地产市场的黄金期重点发展高铁新城并大量出让地块,那么如今区域内的“内容”一定会比现在多。但从2022年开始,低迷的市场行情使得土地出让面积、出让金大降,出让面积减少意味着各种商业化的基础设施再也不容易“春笋般”拔地而起;出让金大降意味着当地无法充分利用这项收入投资各种公共性基础设施。所以就滕州高铁新区而言,即便滕州市级如今将之纳入重点发展行列,也难以在短短几年间形成可观的规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