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喜欢这种状态。先说说那些让我感觉像好天气的散文诗吧!
不可说
你说
我们就居于此吧
胭脂用尽时
桃花就开了
富士山
我喜欢的东西都很贵
我想去的地方都很远
我爱的人超完美
所以我没有时间可以浪费
仪式感
我的和蔼可亲
彬彬有礼
并不是为对方着想
而是守护自己的铠甲
等你发现时光是贼了
它早已偷光你的选择
我想变成天边那朵白云
用尽整日晴天
只从左边移到右边
再说说最近的心理历程吧!
人活着为了什么?这是我每天都会思考的问题,有人说是为了传宗接代,当烟火升起的时候,那种子孙延绵的幸福感油然而生。传宗接代的本质是想让有灵魂的思想流传下去,更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可是怎样超越?归根到底是教育的问题。家庭环境好,孩子就一定优秀吗?家庭贫穷,孩子就一定输在起跑线上吗?
孩子3~6岁的时候,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可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因为天性爱玩,缺乏专注力。有的家长缺乏耐心,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只知责骂,长久以往,孩子不再反驳,尊重家长的权威,这种时候才是最大的问题,在看似平和的表象后面,反抗和固执在悄悄生长。等孩子慢慢长大,差别就出来了,别的家长可以每天喝茶聊天,孩子回家自己做作业,你的孩子每天喊破了喉咙也没有作用。孩子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家长的问题。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有一家人,住在贫民窖里,母亲以卖豆芽为生,银行卡上没有一点存款,孩子每天除了上学,还要和母亲一起卖豆芽。有一天,母亲看见孩子在发呆:“孩子,你在看什么呀?”
“妈妈,我在看豆芽,我在想豆芽是怎么长出来的?我们可以自己种吗?”
“试试看,我们来种豆芽吧!”
可是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当孩子和母亲一起种豆芽的时候,没过几天豆芽就腐烂了。孩子的母亲没有知识文化,只上到小学四年级,她从来没有种过豆芽呀。
“孩子,我们来学习种豆芽的常识吧!”妈妈和孩子一起查阅了很多资料,原来豆芽需要放在黑暗的地方,这一次,豆芽比第1次长得长了一点,可是没过几天,还是腐烂了。
这时候,外面下起了雨,原来豆芽需要勤浇水呀。就这样,妈妈和孩子一起,不断的尝试,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豆芽长大了!啊,豆芽原来是这样生长的!当回忆的时候,孩子说:“我很感谢我的母亲,每当我有稀奇古怪念头的时候,当我做一件事失败的时候,母亲总是对我说,试试吧!鼓励像一剂良药,给了我力量。”当这个孩子种出豆芽之后,她的母亲说:“再种种别的吧!”
以上说的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在人生的成长路上有4位老师:家长,老师,压力和兴趣。
其中最重要的是压力。人都有求生的欲望,当一个人饿肚子的时候,活下去是最重要的事情。可是现在的孩子都没有经历这些,当他们出生的时候,他们的父母都在尽最大的努力给他最好的条件,所有的压力都在他父母那里。孩子衣食无忧,学习是最痛苦的事。
曾经听到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母亲开了一个按摩店,每天早出晚归,没时间管理孩子。当他拖着疲惫的身体九十点钟回到家里,孩子连作业也没做,每天都要督促好几次才能勉强完成作业。孩子在学校一直是边缘学生,到三四年级的时候,只能考六七十分。她的母亲很忧伤:“孩子,再苦再累母亲都在坚持,我把能给的都给了你,为什么你就不像别的孩子一样争气呢?”
可是当孩子上五年级的时候,这位母亲每天就不管孩子了,孩子每天回家回完饭自己做作业。原来这位母亲对孩子进行苦难教育,她曾经给孩子进了一些软糖,卖价10元一个。为了卖出一颗软糖,这个孩子曾经追着小区里一个人两个月,直到这个人买了之后才不跟着这个人了。通过兼职,孩子深切体验到生活的不易,从而提高了自己的主动性。
“孩子,父母可以什么都给你,可以什么都让着你,可是这个社会,并不会因为你弱小就让你。”
我们缺少的是苦难教育,现在的孩子从小没有吃过什么苦,他们以为他所拥有的幸福都是轻而易举就得到的,所以他们会把家长要求他们做的事情看成最痛苦的事情。
很多人都在说以身作则,其实最好的鼓励不仅是身体力行,还需要感同身受,和孩子一起经历。有时我也在想,我们是否都该让孩子做一些兼职,比如卖报纸,卖书等,每天能挣多少钱就吃多少钱的饭,或者当他卖的钱很少的时候,让他吃饭,我饿着肚子。
人的生活千差万别,凡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那些被更多人需要的人都是因为付出了很多心血和汗水。
鼓励像一剂良药,多给他人一些鼓励吧,让这个世界更温暖。
文/何婉仪
201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