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image-package"><img class="uploaded-img" src="https://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9548133-66ac1c3004d4099d.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width="auto" height="auto"/></p><p>不忘初心、方得终始</p><p>一</p><p>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寻心。</p><p>有人说灵台方寸山是寻字,斜月三星洞是心字。这个名字就是寻心的意思。</p><p>经云;“应观法界性,万物唯心造。”</p><p>心能转物,是法术的根基。法术重在心法,口诀倒是其次。</p><p>所谓心猿意马,不知道悟空能不能在这里找到本心。</p><p>二</p><p>悟空在山上又虚度了七年光阴。</p><p>这猴子倒也沉得住气。想当年漂洋过海来找老神仙。一路上就耗费了十几年,入了山门,只是劈柴挑水,洒扫应对,又是七年。得亏是悟空长命。如果是普通人,即便是少年学艺,一艺未得也已经变成中年油腻大叔了。万一跟随的老师再是个江湖骗子,这一生很可能就这样交代了。</p><p> </p><p>在菩提祖师开讲大道的一堂课上,悟空开悟了,法喜充满,喜不自胜,手舞足蹈。</p><p>菩提祖师就等这一刻,等了七年。</p><p> </p><p>菩提祖师要传授悟空 术、流、静、动等功法。悟空永远不忘问一个永恒的问题:能够长生吗?不能?不学!</p><p>悟空离开花果山二十年了,二十年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p><p>悟空就是为了长生不老而来的。</p><p>三番五次的拒绝,终于惹怒了菩提祖师。</p><p> </p><p>神仙故事,好写,因为没有现实作为标准。怎么写都是对的。</p><p>神仙故事,难写,因为故事要能够自圆其说。神仙境界高于凡人境界,凡人终究难以理解神仙的逻辑。就像二维生命永远难以理解三维生命一样。我们只能靠臆测去描述神仙境界。</p><p>西游记中充满了这种矛盾和无奈。还好,可以接受。</p><p>菩提祖师的境界已经深不可测,从《西游记》中的描述来看,菩提祖师已经是佛境界了。佛佛平等,没有高下之分的。一佛就是万佛。但是在神学系统中,佛都是人格化的。是有差异的。《西游记》说是神仙故事,其实写的都是凡人故事。</p><p>所以真实的菩提祖师是无所不知的,也是不动性的,怎么可能发怒呢?这些都是表演给观众看的。</p><p> </p><p>菩提祖师讲道悟空跃舞,像极了佛陀拈花迦叶微笑。</p><p>悟空挨了祖师三下戒尺,却象是小情人的暗号,彼此会心。</p><p> </p><p>三</p><p>古代不乏暗中传授的故事。五祖弘忍传法于六祖慧能的时候,也是一般模样。六祖得法后狼狈南逃,和悟空被逐也有几分相似。</p><p>把传法搞得神秘兮兮的,还真不是为了神乎其神,其实是颇多无奈。祖师讲的分明:“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p><p>这么说似乎有理。为什么七十二变和筋斗云都是在众人面前传授呢?关键在于心法,口诀虽然公布,如果不传心法,还是白搭。暗中传授的就是心法。师父不想给你真传,什么都告诉你。就是不说心法,你还以为是自己笨呢。</p><p>是不是我瞎扯,有过这种体验的人自然知道。</p><p> </p><p>四</p><p>悟空学艺成功,去掉前面七年打杂不算,其实只有三年功夫。闯荡江湖的一身本领,都是这三年打下的根基。</p><p>悟空自己也是志得意满,有些得意忘形了。终于难捺不住在师兄弟面前炫耀了自己的能耐,一定是忘记了祖师为什么要暗中传法,不然不至于犯这错误。</p><p>但是一切都是在祖师意料之中,甚至说是安排之中。</p><p>于是很自然的,悟空被赶出山门了。因为前面有任务在等待他。</p><p>此后江湖再无太平。<span> </span></p><p> </p><p> </p><p> </p><p> </p><p> </p><p>
</p>
不忘初心、方得终始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