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有幸成为达德书院学员,导师陈国庆先生在西北大学,给我们上第一堂课时就虔诚地告知我们,我们的祖师爷是侯外庐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后西北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更是中国现代有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人之一,有着非凡而坎坷的学术人生。带着敬仰之心,我们一帮同学集体在侯老先生的雕塑前毕恭毕敬的鞠躬致敬。
希望更全面的了解祖师爷,师父推荐我们好好研读侯外庐的《韧的追求》。这本书是侯外庐先生五十多年从事史学研究的学术自叙,记录了他非凡而坎坷的学术人生。也是他平生追求的成败与心迹路程的展示,是一部很值得学习的励志性自传图书。
在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学术经历时,侯老先生紧紧围绕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交融、民族的磨难、个人的历练,深刻反思自身思想演变的心迹,深入剖析自我精神理想的磨砺。他历经困苦,以“韧的精神”坚定信念,让知识得以传承,让文化得以延续。带给我们以心灵的净化与启迪。
先生之风,就是敬业奉献,哪怕身处困境,依然春风化雨,育人无形。给我们提供了珍贵的范例和楷模。
为了翻译《资本论》,他深入到法国,两年时间,他每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他说他把在法国享受到的、祖国享受不到的自由,全部献给了学习和翻译《资本论》的工作,付出如此代价,换来的成果是,两年试译,译完第1卷20章。回国后,虚心听取朋友的意见和建议,哪怕有一个疑点,也要反复查阅资料论证,博采众长继续翻译,经过十年全面全新的《资本论》问世。其中艰辛可想而知。他的学生何兆武先生回忆道:“侯先生在他的研究过程中,习惯于深入钻研每一个重要概念的确切涵义;每每遇到一个重要概念时,不弄清楚,不肯罢休。”这种执着,注定了学术先行者的艰辛,筑造了他不懈的学术追求。
导师陈国庆先生说,他的导师张岂之先生是侯外庐先生的学生,张岂之先生现在八十多岁了,现在每次出去讲座,总是提前一个小时到场,讲稿总是改了又改,以极为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学术,对待知识,身体力行做好榜样。
先生之风,如灯塔航标,为后人树立标杆,指明方向。如繁星璀璨,平凡中见伟大,播撒智慧的火种。
《韧的精神》字里行间无不浸透先生风骨,好似看到了屈原创作《离骚》,列宁在狱中创作出的《论罢工》、《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抗战中的西南联大精神、刘国梁的大满贯、中国女排精神、中国抗疫的精神…这些都是实现目标的力量,源于执着,源于坚持的精神。
先生之心,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在跟随导师陈国庆先生学习近六年,看到导师每天笔耕不辍,每天为了慈善事业奔波劳累,乐此不疲。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先生之风骨。淡泊名利,刻苦坚韧,坚持不懈,精益求精,慈爱博学。导师的风范完美的诠释了习总书记提出当下好老师的“四有”品质: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