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看了《我和我的家乡》,原本是冲着喜剧开心而去,没想在欢笑中哽咽好几次。
该片由宁浩、徐峥、陈思诚、闫非、彭大魔、邓超、俞白眉导演,简直是中国喜剧导演梦之队;由黄渤、葛优、范伟、邓超、沈腾、王宝强、徐峥、闫妮、马丽、岳云鹏、贾玲、吴京、佟丽娅、孙俪、雷佳音、刘昊然、王源、彭昱畅等主演,绝对是中国喜剧演员天团。
从导演到演员,从主题到档期,果然没有让人失望。10月1日下午16:13,实时票房突破2个亿,刷新2020年度单日票房纪录。
150分钟5个故事,1个故事1主题1个地方1个代表人物,分别呈现祖国在医疗、科技、教育、环保、扶贫上的发展和成果。
接下来,分别说说这5个故事:
01 《北京好人》
一个兜着小聪明却满是热心肠的北京大爷张北京,知道表舅做手术钱不够,动了歪脑筋,让表舅假装自己,用他的医保卡做手术。
俩人又是装又是骗,上演一出喜剧。当事情败露后,张北京狠下心,把原本准备买车的钱,提前给表舅付了手术费。
我们明知俩人做得不对,但还是能理解。表舅到北京跑外卖,攒不下几个钱;张北京在酒店停车场工作,好不容易有了点存款。
手术后回到老家,表舅妈告诉他们,一直背着节俭的表舅交农村医保,能报销手术费。这可把他们两个开心坏了。
导演很高明,没有直接说医疗政策多好,而是以两人迫不及待的去报销而结尾。
说到农村医保,几年前,我老爸也是甲状腺,在县里动手术,报销了一半。
02 《天上掉下个UFO》
中秋之夜,贵州黔南的阿福村惊现神秘UFO,距离中国天眼只有15公里。
刹那间轰动全村,爆炸性新闻甚至惊动了北京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几全人“各怀鬼胎”,上演着一出闹剧。
整个故事还真有几处地方值得说道。比如,对科技与生产发展力关系的思考、真理与科学的思辨、人情与人性能否被科技所取代等。
这些年,农村发展也伴随着科技的深入。疫情期间,我和团队在老家呆了一个月,奇地发现,农村淘宝已方便到如同身在大城市。
更让我吃惊的是,老家的电商物流相当完善,每天都可以吃到送上门的新鲜蔬菜。在家办公一个多月,一群人完全没有不适感。
不得不感叹,科技介入家村发展,拉进了人与人的距离,也拉近了人心。
03 《最后一课》
范伟扮演的老师,因脑梗塞诱发老年痴呆症,让他的认知回到28年前支教的岁月。
要治疗范老师这个病,就得回到1992。电影还特意将范老师现在的生活放在瑞士,与中国乡村形成强烈反差。
通过参照老照片,当年的学生恢复出1992年最后一堂课。在新旧时代对比中,体现出中国农村的大变化。
这个故事设计的非常妙,一是与我们生活特别接近,二是带着我们回到小时候,三是勾起每个人心中对于师恩难忘的情绪。
哪个人的一生,没有遇到过印象深刻的老师?而他们的某些言行,一直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一生,而这一切又和家乡紧紧的关联着。
看这个故事时,请带好纸巾。
04 《回乡之路》
“沙地苹果”经销商乔树林帮家乡致富寻找买家,却遭到电商闫飞燕的嫌弃。两人因同回母校参加校庆,被迫共同踏上回乡之路。
闫飞燕作为成功人士衣锦还乡,一路对机场人员无理要求的威胁,对周围人不怀好意的警惕,及头等仓和五星级酒店,刻画出她的虚荣和伪装。
而乔树林一出来,就显得轻浮乖张,一副不正经的模样。但最后,乔树林才是真正为家乡做出贡献,哪怕自己破产也在所不惜的那个人。
两个人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平凡人做着不平凡事这个主题,且带出环保的意义。
这段小故事,让我有两个特别感受:
一是曾经寸草不生的沙漠,如今已是绿树葱葱。这让我想起10多年前,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让老家洪水泛滥得到彻底解决,造福子子孙孙。
二是像乔树林这样,为家乡建设做出贡献的人不少。我表哥雷友凡就是,他从镇上开网吧到到开广告店到成为村书记,在家乡搞建设。
他就是那个因为农村发展而富起来,反过来又助力农村发展的年轻人。
05 《神笔马亮》
生在东北的马亮,感慨“很多村子都老了,年轻人都走光了”,希望自己为家乡做点事 。
于是,背着怀孕的老婆,放弃留学的机会,成为一名村支书。
而在这个故事中,最让人感触的是,当女主角怀孕,在男主角建设的度假村拍照时,男主角怕被老婆认出来,带着萌物头套,与她一起拍照的画面。
一个通过头套的眼睛,眼睁睁看着心爱的人在眼前,却不敢说出来;而女主却沉浸在美景中,还想念着“远方”的老公,甚至发送着拍的照片……
最后结局很美好,女主的一段话,升华了整个内容。也从中体现出影片想要宣扬的主题,美丽家乡的背后离不开无数平凡人的默默付出。
06 为家乡募捐1000本少儿读物
5个短片所选取的舞台,从比重上看,显然还是在突出表现更多中国人的故乡:农村。
本片有种呼吁更多人回家乡,投身“美丽新乡村”建设中。作为来自农村的人,回想家乡的点点滴滴,内心各种滋味。
那里有美味的腊肉,吃不腻的炸辣椒……及乡间小路上那泥土的味道。
还有快乐的童年,爱我的亲人,强壮的小伙,美丽的姑娘,绿绿的大山,清清的河水,可爱的牛美,早起鸡叫晚上蛙闹……
一个人最割舍不掉的乡情,每个平凡的人因不甘于平凡而离开的那片土地。这需要足够的勇敢和坚强,及忍受无数日夜的念想。
小时候,我有过一个梦想:
走出大山,建设家乡。
如今定居在大上海,算是走出大山。那么,我到底能为家乡做点什么?
几个月前,和同学周瑜聊天,得知他在老家办的幼儿园中,200多个孩子有80%是留守儿童。
他告诉我,如今孩子们吃穿不愁,但父母的陪伴真的太少了。
于是, 我决定和他一起做个少儿图书馆。平时老师带着孩子们读书,周末让爷爷奶奶带着孩子们一起来看书,减少周末在家玩手机。
说干就干,他出场地和安排好老师, 我来募捐1000本少儿读物。
幸运的是,已得到很多朋友和007战友的支持。目前,已有327本到位,还有一些在路上。
你永远不知道哪本书会改变一个孩子,一个家庭,甚至国家的命运。请允许我替孩子们鞠个躬,感谢你的大爱。
郑实、郑武林、付世龙、陈远鑫(学生)、多抓鱼、周紫薇、叶美珍、张岩、周红、蒲荣禾(学生)、田田(学生)、杨典典、孟月玲、潘秋浩、陈炳辉、李旭阳(学生)、付世龙、宋喜玲、小懒……及部分没有慕名损赠者
如果你正好有少儿读物,可以直接寄给留言区的地址;只要内容好,新旧不重要。
请你为山区留守儿童分享转发此文。另外,我还会在视频号(左撇子覃杰)上不定期公布相关情况。
本期话题:
说到家乡,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