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提问:从菜鸟转变成为成熟职业人士的标志是什么?
高赞的答案写道:
从你意识到职场如战场,同事之间只有利益没有交情开始。
初入社会,很多人都习惯把经营同事关系放在首位。
等到后来经历过人心险恶与残酷竞争,才发现:
所谓的交情在职场不仅无法为你带来任何助益,还会成为阻碍你成长的绊脚石。
电视剧《一路朝阳》中,金慕嘉的经历就是如此。
她刚入职金达律师事务所时,虽然是老板的专职助理,但每天都在忙各种杂事。
因为她为人很热心,只要同事交待给她的事,不管三七二十一,都会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
后来她几乎包揽了整个办公室人的早餐,做到对每个同事的早餐喜好都了如指掌。
然而,就在她欣喜于自己融入了这个集体时,打击却接踵而至。
首先是上司找她谈话,严肃批评了她,说她不该到律所上班,应该去服务公司工作。
之后她又遭遇了同事们的两面三刀。
大家面上跟她相处融洽,背地里却一直在轻视她,全体聚餐也故意不叫她。
为什么我们常说,把同事当朋友是职场大忌?
因为忙于张罗人情世故,相当于消耗自己宝贵的心力去喂养取悦他人。
职场不是谈感情的地方,是讲利益的地方。
丢掉无谓的热情,学会用适度冷漠的界限感保护好自己才是正解。
心理学家哈丽雅特·布莱克曾分享过她的工作习惯。
她的工作邮箱签名栏里详细注明了她的岗位职责。
对于分内的事务,她会积极处理。
但如果有同事对她提出超出职责范围的请求,她便会一律拒绝,绝不应承。
这个做法一度让她在公司遭受到不少质疑,但她并没因此动摇,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
后来随着她的业务表现越来越突出,身边的议论声就慢慢消失了。
传记作家艾萨克森在研究完很多商业成功人士的案例后,得出一个结论:
那些冷漠而稳定的人,足以胜任任何一种工作。
职场不相信眼泪,能在利益博弈中胜出者,靠的绝不是无效社交,而是屏蔽人际干扰的智慧。
正所谓,人若无情,可破全局。
等你把心思都用自我提升,炼就足够强大的实力后自会发现:不用主动维系任何关系,所有人都会主动奔你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