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处遛弯儿星星点点(2025.9.30.)




随处遛弯儿星星点点

(2025.9.30.)

明天就是国庆假期了。不冷不热的季节。上午散步,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看看社会各等日常。

院内篮球场地便民活动摆开一些货摊。一位在北京马连道茶叶一条街打拼20多年中老年男人。叨叨几句。

生意较之多年前兴旺时候掉了2/3以上。过去自己一家一个店铺红火,现在亲友三家合租一个店铺都难以撑下去。时常要出摊进点儿活钱。社会上现在没有多少礼节活动,高档茶叶就没了销路。军队离退休老干部集中居住院落自身消费是目前好路子。他们退休金有保障,又有喝茶品茶老习惯。而年轻人每天手握饮料瓶子不太理睬茶叶。有时年节到北京最大的北极寺军队干休所大院一天就卖了1.7万元。主要以中档货为主。茶叶这玩意网购都不太放心,还是相信自己抓一把闻一闻看一看捏一捏的判断。

踱步到路边废品集中装运处。纸箱纸盒塑料瓶泡沫箱等等,分门别类分拣堆放,入夜后才能货车运输出城。一个老头儿不太健谈,身体还算硬朗。他说他不比他儿子挣得少,别看我这个样子。

又碎步到附近大型三甲医院院内停车场路边。有个至少已经50多岁的老保安在懒洋洋的晒太阳。管吃管住每月4200元静入。在老家种地和去工地干活儿都不中了。平时自己几乎不花钱都用到家里。能看出来他挺满足,黑红圆润面像,营养良好健康,轻松省心无事。这个差事看来不错。

又转到这个大医院后面大片的老旧家属住宅区。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没有电梯的多层建筑。围墙边角有些残缺不全的青砖大瓦房,还是日军驻扎时的遗址。也有几幢过去公共医疗或办公楼房,分户居住成为筒子楼。院里中间夹杂着一些私搭乱建的低矮平房,窗外挂着空调外挂机,显然长期住人。院内尚有多处公共厕所,当然不是为单元结构住房住户所用。一位老太太说她在这里住了50多年,会不会是生活坎坷的老护士或老职工。这里沉淀了很多不同时期的各类住户,没有拆迁改建改善的可能,体制调整夹缝里的存在。一位正在忙于简单装修施工的农民工,他长年在这个大院里东家西家干些零活儿杂活儿。每个月能收入5000多元,但是去掉自己吃住也就所剩无几。

又转到为院内居民散户护工民工开设的便民食堂。伸着脖子看了看,饭菜花样数量价格都很一般。但是卫生很好,长期就餐完全可以。

年轻人都去哪里了?可能都在写字楼和私家车里呢。

安静祥和知足守规,过着普通日子不太难。

雄心壮志摩拳擦掌创业大手笔,很容易在梦中跌落大坑。被忽悠上车,上了车就由不得你了。期望与现实的不对称才是万恶之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