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产动画热衷于传统文化元素,在其中寻找灵感,对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或民间故事加以改编,这种老瓶装新酒的形式,相对原创作品,改编作品,观众对原作主角的认知度较高,如哪吒,大圣、花木兰等,原著本身有较为完善且现成的时代背景、性格设定、世界观等等,但是改编的弊端也明显:许多原版人物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怎样去把握改动的尺度,加入哪些新元素,最后观众是否接受改动过后的故事和人物,这对编剧和导演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否则就会遭到原著粉“戏说不是胡说 ,改编不是乱编”的批评。
同时,改编作品对同时对技术水平要求也极高,以国产动漫为例,国漫崛起从来不是一句口号,更像是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国产动漫领域的体现,观众对国产动画相对包容且寄予厚望,我们缅怀当年八一制片厂在动画领域取得的优异成绩,现在也期望国产动画能达到甚至超越日本、迪士尼等优秀制作公司的水平。
就结果看,国内观众是愿意买单的,票房口碑双赢的《大圣归来》和《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国产动画电影现象级的代表作。珠玉在前,后来者避免不了比较,况且有前作《白蛇缘起》不错的口碑与票房,《青蛇劫起》从前作《白蛇缘起》结尾彩蛋预告到最终制作完成,最后来到上映前的宣传,都做好了足够的铺垫,显然有备而来,颇具野心。
从宣传海报里可以看出来,现代装束的小青,赛博朋克风和古典风的建筑,画风精美,131分钟的时长,国产动画里也算比较长的,可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讲好故事。
人物设定方面,从海报里看,侧重讲小青和小白的姐妹情深,同时阐明主角小青对姐姐的态度:情系之人,守护。对法海的态度:憎恶,憎恶法海强而无理,迫使姐妹分离。对许仙:怨,怨其弱小不知反抗,保护不了小白。这三种态度贯穿全剧,但是随着剧情发展,对许仙的态度直接转变,对法海和姐姐的态度没变。
电影首映时和狗子去电影院看,还吐槽过这个片名很敷衍,青蛇白蛇,缘起劫起,感觉有点强行剧情名押韵。观影时才发现,“劫起之刻,投身之时”,这是青蛇劫起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话,不但与片名呼应,亦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线索。
故事背景设定在修罗城,所有放不下执念的人妖鬼怪都会堕入这里,不分朝代,这里人妖精怪,共存红生,弱肉强食,诸多势力盘踞。修罗城也是一个活动的幻境空间,整体外观是衔尾蛇的形状,一边自我生长,一边又会自我吞噬,它的运转催生修罗四劫等诸多磨难,逼迫城中生灵放弃执念。小青被法海打败,未能救出小白,执念不散,故堕入修罗城,故事由此展开。
修罗城接的许多设定很新颖,比如修罗四劫,风火水气,每个劫具现化的形象与其属性都暗含寓意,取材于《山海经》《三辅黄图》等典籍里的传说,但是电影里没有过多解释,如果观影前看过海报应该更好理解一些。
人物设定方面,海报暗示人物立场,牛头,修罗城两大势力一方的首领,法海给他护身金印,利用他统一修罗城加速里面饱含执念的生灵重归轮回。
司马官人,修罗城另外一大势力的头领,功利,现实,出场给人一种强者形象,小青不懂爱情,对小白选择“人弱心善”的许仙也一直不赞同,内心有慕强情节,司马一开始符合小青的期待,可是当水劫到来之时,小青成为累赘,司马毫不犹豫的
抛下她甚至置她于死地,小青心境发生了变化。
九尾狐,白蛇里也有出场,每次出场都推动情节发展,但一直给人一种知道内情,自身也在追寻什么的形象,对主角有所指引提供线索,神秘但是不显突兀。
蒙面人游侠,其实就是小白的转世,一开始失忆,对小青有自然的亲切,会不自觉帮助她,是在修罗城里“人弱心善”代表人物,也是推动小青心境变化的重要人物。但是因为与牛头做交易,一度“背叛”小青,最后恢复记忆,牺牲自己帮助小青离开修罗城。
《青蛇》看完后,我和狗子不约而同的夸赞:好看!特效一流,继《哪吒》之后又一部国产动画诚意之作。小青在黑风洞修炼与法海斗法的水墨风格特效真的燃爆!我不是这方面专业人士不知道算不算特效上的创新,作为观众确实给我足够的惊喜。与各种天崩地裂式的物理打斗特效不一样,水墨风格的打斗有不一样的震撼,妖道与佛道,青蛇与凤凰(?),妖力与法力,用水墨风完美阐释,法海的法力具现成鸟形,鸟克蛇,暗含相克之道,但是小青屡败屡战,法力变成青蛇不断变强,最终缠绕金鸟将其打败,感觉最后青蛇的形象更像蛟龙,也许预示进化,当时也可能是我过度解读了。
作为一个二次元爱好者,看到近几年国产动漫动画的进步真的很感动,创作者不断在剧情深度上探索,技术上也有所突破,能做到真正的老少皆宜,“小孩子才看动画片”的观念早应该被摒弃。
青蛇观影完后跟看过的小伙伴分享,都是一致好评,直到我发现自己喜欢的好几个影评公众号,对《青蛇劫起》的态度却是批评居多,包括豆瓣评分,也不及前作,仔细看完后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并不是无脑喷,但是终究还是感到有些过于严苛,所以我想自己写影评,瑕不掩瑜,《青蛇》绝对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国产动画。想法太多一股脑写了出来,暂时只写剧情和设定好的方面,针对其中饱受诟病的几点,我还需要时间仔细梳理,另起一篇分析,先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