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19 四百一十二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
15.22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语音整理
通过对《论语》的学习,我们知道孔老师一直所坚持的为人之道就是理性自尊,与人为善,不搞拉帮结派。和本章所表达含义比较类似的章节,我们前面也提到过,比如《为政篇》里有“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在《子路篇》里孔老师也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本章在理解上有一个难点,那就是“矜”。实际上它不仅指容貌仪表表现出来的端庄稳重,同时也包含了对于相关问题具有独立见解,不肯随声附和或者是取悦谄媚这样的含义。
“矜”的字形结构,左边是一个矛,可以推测它应该是一种兵器,但是没有锋利的刃,大多都是一种仪仗队使用的礼器。所以我们说的“矜持”,意思就是以手持矜,代表着一种尊敬、自信,当然也代表着不可侵犯的威仪。
朱熹先生在解释这一章的时候,用了这一句,“庄以持己曰矜”,就是说“矜而不争”就意味着一个君子为人处世不仅庄重自持,而且与世无争,与人无争。
所谓“无争”,它的核心涵义就是不被外物所惑,不被外物所驱使。更直白地说,就是一个人面对外物,要端着一点儿,控制一下自己的欲望。但是在这里并不是说对“外物”都拒绝,都排斥,比如豪车、别墅,你不能因为这看到了就发出尖叫,这就不是矜持。你想要,也是允许的,但是要矜持一点。要考虑一下自己是否配得上,来路是不是正当,这样的话就不容易被别人所利用。
随后,孔老师说“群而不党”,“群”指合群。在朱熹看来,怎么样的一个人才合群?朱熹说“和以处众曰群。然无阿比之意,故不党。”一个人为什么会合群?因为他不被私欲所控制,处处行仁事,时时搞礼让。自己不应该得到的坚决不要,这样自然会受到别人的欢迎,当然也就合群。“党”在这里是一个动词,意思就是结党,结党的目的就是为了营私。营私本质上来说也是争,如果不是为了争,那就没有必要拉帮结派。
总之孔老师的处世之道,就是作为一个君子,要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还要周而不比,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