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仪同三司城阳郡开国公萧吉撰
原文:
第二辨體性
體者,以形質爲名,性者,以功用爲義。以五行體性,資益萬物,故合而辨之。
木居少陽之位,春氣和煦溫柔,弱火伏其中,故木以溫柔爲體,曲直爲性。
火居大陽之位,炎熾赫烈,故火以明熱爲體,炎上爲性。
土在四時之中,處季夏之末,陽衰陰長,居位之中,總於四行,積塵成實,積則有間,有間故含容,成實故能持,故土以含散持實爲體,稼穡爲性。
金居少陰之位,西方成物之所,物成則凝強,少陰則清冷,故金以強冷爲體,從革爲性。
水以寒虛爲體,潤下爲性。
《洪範云》:“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穡,金曰從革,水曰潤下,是其性也。”
现代语境:
第二辨體性
什么是体性,所谓体就是形状与本体,性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功效(也就是万物皆有体用,体为本体,用为功用)。以五行(水、木、火、土、金)形状本体和所具备的功用,供给养长万物,所以综合系统地做具体诠释。
注:关于少阳、大阳、少阴、老阴:《易》分为“四象”。《系辞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邵子(邵康节)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乾、兑、离、震为阳,巽、坎、艮、坤为阴,乾、兑为太阳,离、震为少阴,巽、坎为少阳,艮、坤为太阴。”《易》以七为少阳。卦象为上爻为阳爻,下爻为阴爻;春季即为少阳。
木居少阳的位置,春气和煦温柔,弱火(微阳)伏藏在其中,所以木以温柔为体,曲直为性。
火居大阳的位置,炎火炽盛,热烈,所以火以明热为体,炎上为性。(炎上,火焰向上;火向上燃烧)
土在四季的中间,处于季夏之末(长夏:农历六月)与春、秋、冬季的末尾18天。此时阳气开始衰弱,阴气开始增长,居于中央位置,包容金、木、水、火四行。累积尘土颗粒成为实体,实体中具有间隙,有间隙即有容量,成为实体所以能持有金、木、水、火四行。所以土以含散持实为体,稼穑为性(稼穡jià sè耕种收获。泛指农业劳动。)
金居少阴的位置,西方为成就万物的地方,万物成就则冷凝坚强,金四时为秋,肃杀之气,少阴则为清冷,所以金以坚强阴冷为体,从革为性(运气术语。五运主岁之中,金岁不及的名称。《素问·五常政大论》:“其不及奈何?……金曰从革。”从,顺从。革,改革、变易。金性坚硬,但在不及的时候,就顺从而改变其形态。)
水居太阴的位置,阴气强盛;水在四时里为冬,天气寒冷,万物收藏,收藏则期内虚,水的特点为往下流,所以,水以寒虚为体,润下为性。
《洪範云》:“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穡,金曰從革,水曰潤下,是其性也。”
九柏注:“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土爰稼穑”,是指土具有种植庄稼,生化万物的特性;“金曰从革”,是金具有肃杀、变革的特性;“水曰润下”,是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古人基于这种认识,把宇宙间各种事物分别归属于五行,因此在概念上,已经不是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一大类在特性上可相比拟的各种事物、现象所共有的抽象性能。
九柏于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