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遇到这样一位家长。他对自己的孩子怀有各种不满,觉得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学习成绩不好;弹琴丢三落四;唱歌五音不全……典型的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真不知道拿他怎么办好?”
他对孩子寄予了厚望,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和辅导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收获与预期大相径庭。
于是,他感到失望,甚至羞耻。
同样都是学习,为什么班上的XX成绩那么好?我孩子那么差?
为什么老李的孩子钢琴考到八级,我孩子连四级都过不去?
爱迪生为了发明灯泡,能做1000次试验。
达芬奇为了成为画家,能画出上万幅鸡蛋。
为什么我的孩子就是不行?
与这位家长抱有相同想法的人有很多,在他们眼里:世上最优秀的孩子永远是别人家的孩子,自己的孩子永远站在差强人意的那边。
对此,我不禁要问,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2
爱因斯坦曾说:“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要一条鱼去爬树,那这条鱼这辈子都会觉得自己很笨。”
这就告诉了我们,父母想要孩子将来有所成就,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孩子是鱼,还是鸟。
如果是鱼,要给它一大片的水;如果是鸟,要给它一片蓝天。
诚如世上没有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人,生活中也没有完全一致的成长经历。
名人成长故事、现实中的优秀经验家长可以拿来做参考,但千万不能生搬硬抄。把孩子硬往模子里套的结果,往往都是走形。
教育不是像工厂那样产出一模一样的布偶,而是像艺术家那样对每一个作品都精雕细琢。
没有人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所以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环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为了解,所以更容易因材施教,并在这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引导。
在决定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时,家长是太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应该更多的结合实际情况,聆听孩子的意见。
于是,有人说:屁大个孩子,能有什么意见?还是得家长说了算!
这样的观点完全错误,一项技能(或者一门学科),只有孩子发自内心的接受,并乐意投入,才能称之为爱好。
逼孩子学东西容易,帮孩子培养爱好有点难,需要家长有一副能够“发现美”的眼睛,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涂乱画、拆卸玩具、胡蹦乱跳……这些看似淘气的行为背后,很可能潜藏着孩子异于常人的特质。
3
曾在一档综艺节目中,看到一对夫妻因为教育孩子的问题吵的不可开交。
吵架的原因是丈夫埋怨妻子爱化妆,每次出门总得画一两个小时的妆,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还教坏了孩子。搞得孩子也学着涂脂抹粉,整天搞得跟小鬼儿似的。
男主人对妻子给孩子养成坏习惯表示强烈愤慨,现场很多人对他表示支持。
可是大家忽略了一个问题,未成年人化妆固然不是一个好习惯,但化妆不一定是坏的爱好。
如果用科学的方法正确引导,化妆可以延伸到绘画、手工……艺术门类上去。
哪怕停留在化妆层面,成为一名化妆师,也会有辉煌的未来。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相信它们的存在,并挖掘它们,是教育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
微信加好友luanlei19851017,了解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