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做企业是一件非常难非常难的事,你要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精力,还要幸运地遇见千载难逢的机会,当然你还要懂很多知识,比如技术、管理、法律、营销、财务等等。
如果我们将自己的位置抬高,站在群山之巅,用俯视的视角看创业这件事,尽可能抽象之后,将会发现对一家企业来说,有三件事是必然要进行的:
- 做产品或服务,并为消费者持续、稳定地提供这种产品或者服务;
- 进行营销活动,用各种方法让消费者了解并记住你或者产品服务;
- 进行渠道建设,当消费者有需求和意愿时能够在适当场合获取到。
这就像是下面这段话描述的场景:
想象一下,一个人正在推巨石上山。做产品,就是把这块千钧之石推上万仞之巅,获得尽可能大的势能,然后在最高点一把推下去,用营销和渠道减小阻力,把势能转化为最大的动能,获得尽可能深远的用户覆盖。
明白一件事的本质,我们才有可能在机会来临时,一把牢牢抓住,再用付出和努力获得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价值。
所以,如果要创业,那么就要在这三方面投入资源和精力,才算抓住了本质。
1、产品
把产品这块巨石做的越大做好、推的越高越好,这里的“大和好指的是产品的创意、独特性、品质、稳定性等,这些决定了它可以达到的销售量级。
2、营销
从山顶推下之后,为了获得最大动能,营销就派上用场了。广告、公关、线下活动、热点营销、加入行业活动、各种奖项,都是为了让消费者能记住你,在有购买需求的时候能在第一时候想到你。
3、渠道
巨石开始水平滚动,这时就要用渠道的能力再次减小阻力。通过大量铺设渠道的方式,线上、线下、电话、互联网、上门推销,甚至到田间地头,都是为了一旦消费者有了消费需求和欲望,你的商品要能够触手可及。
如果把这个模型用在我们自己身上,也同样是合适的。对于一个人来说,所谓产品就是个人认知水平、知识能力、视野格局,营销就是表达沟通能力,渠道就是他的社交人脉关系。但是一定要清楚,不管是对企业还是对人,在大多数情况下“产品”都是核心,只要有一个不错的产品,其他的都是相对轻而易举的事。
在现实中,很多企业活得非常困难,老板和员工想法设法去找资源、找机会,拉拢人脉,甚至铤而走险,可企业还是活得不温不火,甚至江河日下。其本质就在于企业势能和动能不足,而更可怕的是负责人竟然都不清楚自己和企业到底差在那里,只好东碰西撞听天由命。
如何一个产品的势能不足,即产品本身不出色,那么就找营销补,而营销还是不给力,那么就找渠道补,最终如果渠道还不给力,那么就只能陪客户喝酒,拉关系等用各种手段获得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