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朝诗人杜牧的这首诗,表达了清明节行人们被纷纷细雨牵动了万分悲伤的情绪,而又很快从悲伤中走出,去找寻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是对清明节行人们心情由低落到高涨的一个诗意的描写,是人们广泛吟诵的清明节的诗。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同时又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一方面,怀着悲伤的心情,追思逝去的先人,上坟扫墓,缅怀先辈;另一方面,趁着春和景明,桃红柳绿,携一家老小出游踏青,放飞自我。因此,清明是一个蕴含哀愁和欣喜的传统节日和节气。
清明,清洁而明净。寓意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时刻警示人们要清正廉洁,光明磊落。
清明,教会人们饮水思源,懂得感恩,懂得报答;引导人们思索和回答你是谁,你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的哲学问题。
清明,让我们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致敬和缅怀革命英烈,让英烈的事迹激励后人去奋斗,用青春书写更动人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