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小谦聊好书》,今天我们继续聊涂子沛的《第二大脑》。
上期节目我们带大家分析了第二大脑的记忆和思考两大功能,还特别强调了记录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记笔记。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记笔记的软件,这个市面上很多了,大家可以自行选择,在这本书中作者也有他的推荐。之所以一定要选择一个软件,就是因为储存方便,而且可以随时查阅,并且不怕丢失。
然后,我们需要记住一件事,那就是分类。对,如果你只是把你从各种渠道看到的所谓对你有用的信息一股脑全部储存到你的第二大脑中,这些信息就一定是杂乱无章的,当下也许你会有一种满足感,好像存进去了就记住了,但当你真的日后想调用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可能已经找不到它了,所以分类就极为重要。那如何分类呢?我们来看看作者涂子沛是怎么做的。涂子沛把所有需要记录的信息块分成四个大类:
第一大类是关于各个领域的知识。这个很好理解,就是一个专门的分类页面(主题反射区),例如“友谊”,这个页面记录着他对于友谊的想法、思考和各种各样的摘录;
第二大类是需要完成的项目。和“各个领域的知识”的长期性相比,“需要完成的项目”是临时的,例如你工作的部门要迎接一次重要的业务检查、一次新闻发布会,或者接待一位重要客户,这些都可以是一个项目,你可以为这些项目建立一个专属的反射区(页面),所有相关的任务、计划、活动都可以放置在这个页面之内,包括视频、图片、声音这些文件都可以归纳在一起,当这个项目完成,这个页面也就停止更新了,它就作为历史资料而存在;
第三大类是日志,也就是个人日常生活和活动的记录。如果这一天我们产生了对“友谊”的思考、读书摘录,就可以直接把这条记录放到“友谊”的反射区。如果这一天我们为某个项目准备了一个PPT,那就可以把它放置到该“项目”专属的页面,但有一些和日期紧密相关的记录,或者一时半会难以决定归类的记录,也可以放到日志的区域;
第四大类是备忘信息。这些信息只需要记录,不需要整理,它包含我们在工作或生活上不时需要查看的信息,比如,一个密码、一个有用的食谱、一个地址、一个商品的购买链接等,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大杂烩,这样如果你需要某些经常使用的信息,你需要做的只是在备忘录的页面里搜索关键词,而不是在整个第二大脑里搜索。
为了更好地将信息进行分类,并且更方便我们查找信息,我们还需要学习一个方法,叫做打标签。关于标签设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作者说了四条:
第一,标签选用的关键词要准确、统一、有代表性。因为标签是用于分类和搜索的,只有符合自己分类的需要才能保证较高的查找效率,所以你选择哪些词作为标签,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设置。
第二,每个块的标签数量不要太多,3个最好。因为数目的增多意味着属性的细化,管理它们很费时间和精力。
第三,不要试图一次性打好每个块的标签。标签也可以随时修改,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可以在对块的认识加深时再添加、再修改。
第四,在树状结构里打标签,子块会继承父块的标签,即自动拥有这个标签;但子块也可以有自己新的属性,即独立的、新的标签。所以要思考哪些标签应该放在父块,哪些应该放在子块,要不然在我们的分类和搜索中,会出现大量重复臃肿的现象。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标签的命名。
一般来说,我们习惯于使用和信息内容直接相关的词语作为标签,但事实上,除了与信息内容直接相关的标签,还可以有其他类别的标签,可以和信息的内容无关。作者介绍了四种。
(1)场景标签:即想象一下这则信息未来可能会在何种场景下被使用,用场景的关键词来定义标签。常见的场景有:地点、事由、时间、重要程度、完成情况、责任人、截止日期等等。例如,一段话、一张图片、一段视频,如果你觉得将来可能用到PPT中去,就打上“#PPT”的标签。
(2)思维模式标签。一个真正的聪明人并不是什么都知道,而是通过模型扩展来认识和理解新的事物。有一些理论或模型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空间,所以我们要为第二大脑构建一个思维模型的工具箱。比如作者在他的第二大脑中,就有“平衡”“对比”“连续”“能动”“悖论”等标签,都和思维模式有关。
(3)修辞标签。有的时候,一句话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会成为它的重要闪光点,这些修辞包括比喻、夸张、双关、象征、模糊(模棱两可)等,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标签,是因为修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非常重大的作用。我们说话、写作、和他人谈心、试图说服他人都离不开修辞手法。
(4)其他个性化的标签。比如作者就认识到,孩子们不喜欢听大人讲道理,但他们非常欢迎故事,为了在餐桌上穿插一些故事,作者就特别注意收集有情节、有意义的故事。于是在他的标签体系里就有“#神话”“#故事”“#寓言”这3个标签。
当然,这些只是作者对于标签的命名方法,仅供参考,但我们一定要记住建设第二大脑的基本目标,那就是以用为先。你在为记忆体添加任何新的信息块的时候,就要想如何方便自己未来去使用它。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我们每天接触那么多信息,只有在将这些信息投入使用时才会转化为自己的力量,否则这些信息就是摆设,最后的命运就是被遗忘。
其实,即便是我们把以上的这些都做到,我们还是不能避免对于信息的遗忘,那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第一大脑来配合第二大脑了。如何配合呢?作者分享了三个经验。
第一个经验是第一大脑要经常回访第二大脑,就像是漫游,也像是邂逅。回访的过程中,不要给自己规定任何明确的目标,就是在大脑空间里漫游,在这种漫无目的的状态下,你往往能发现一些新的联系,一些新的值得放大、深入的点位。而且你还会发现,当你逛多了,甚至潜意识里就知道,你的第二大脑缺什么、需要补什么,所以回访第二大脑,可不仅仅是为了熟悉它,也是为了完善它。作者还在第二大脑中设定了一个开机邂逅的功能,就是每次打开第二大脑的时候,它都会给作者随机推送一个信息块,他觉得这种方式很有效,因为第一大脑可能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接收到意外的刺激,产生新的创意。
第二个经验是要“盯着看”。我们感知事物的自然方式,和我们的眼球运动是同步的,大脑在扫描的时候更容易注意到细节、关注到联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把思考的事物放在我们的眼前,盯着它去看。
第三个经验是保持诵读的习惯。当我们不停地重复这些话,读出声音,这些声音就会进入第一大脑,渗入我们的意识,成为我们精神活动的一部分,你越诵读,它就越下沉,变成你的潜意识和脑回路。而且诵读应该在一个不会被打扰或打断的环境中进行,最好是单独的书房,大声朗读,或者是晚上躺在床上闭上双眼默诵。当我们确定了需要熟悉的内容之后,应该一有时间就重复这个过程。如果有孩子的话,我们在家诵读还能影响自己的孩子,引导他们建立一个终身受益的习惯。
最后,我们聊一个话题,那就是我们能够留给孩子的最大的财富是什么呢?
关于这个问题,作者的答案是,我们留给孩子最大的财富是自己一生经历的总结,也就是知识和精神。历史上留下财产的人成千上万,但历史和后人不会真正记得他们;相反,留下有价值的知识和精神的人会被载入史册,被后人铭记。这些人虽死犹生。当然,还有一些物质财富,例如图书馆、博物馆、奖项、专注公益事业的基金,因为它们标榜的是知识和精神,也是很好的遗产。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说,我这一辈子也没有为人类的知识和精神做出什么突出贡献啊,没关系,哪怕你是普通人,你这一生多多少少都有些对生命的感悟。这些感悟才是人修行的根本,将这些感悟变成文字、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留给自己的后代,让后代可以借鉴自己对生命的感悟,这是一个人对后代和家庭应该尽的责任,也是最好的遗产。
涂子沛的《第二大脑》我们就聊到这里,希望你也能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第二大脑,服务于自己的生活。下期节目我们再见。
本期书单:
《第二大脑》,涂子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