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人认知,始于“时空”摡念。最早的、最基本的,即:日行一周365.25天,月行一周29.53天。不难理解,这基于“数”。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说,见于孔子《说卦》(今错认为《系辞》)。当然,这是从“算卦”视角来言“数”。亦可见,孔子不是“文科生”,而是“理科生”。今所知,有关“数”及其应用,先秦有一本专著《周髀》。
先秦文化,其核心在于“数”。大禹治水而定九州,离不了勾股定理。文王、周公完善历制而利农耕,缺不了小九九。面对大禹,面对文王父子,先秦诸子百家微不足道!面对先秦诸子百家,后朝文人不识“数”,又何足挂齿?
“王公将相宁有种乎!”先秦,能成为王公将相的,不只有“种”,还要心中有“数”。齐家治国平天下,靠什么?归根到底,无外乎“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