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叶听雨
片段一:不,我要说的不是船,我发现了意见真正有意义的事,这辈子唯一值得做的事业。我打算把余生都奉献给它。只要一想到之前为各种琐事浪费掉那么多时间,我就后悔不迭。
如果不说,你能看得出来这是一只蛤蟆说出的肺腑之言吗?看到这儿,我脑海里的念头就是人也一样。或者说这只蛤蟆其实就代表着自己。在生活中,偶然某个瞬间我们仿佛顿悟一般,开始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对梦想对事业也有了更确定的目标,于是那些平凡的琐碎日常让我们懊恼后悔,因为它占去了我们那么多那么多的时间。
可是最终结果会如何呢?故事里的蛤蟆最后不听劝阻一意孤行身陷囹圄。而我们自己是否也是给自己筑了又一个牢笼呢?
谁又知道呢?
片段二:一张亮晶晶的仙毯,正从四面八方涌现出来。这毯子看起来那般精巧,似乎承受不住任何粗糙大脚的踩踏。细细的粉末漫天飘洒,轻轻拂过脸颊,带出些微刺痛。黑黝黝的树洞纷纷显露出来,被一束仿佛来自地底的光照亮。
一张细细密密的水晶帘,正从天空滑落下来。这水晶帘看起来那般纤细绵密,似乎承受不住任何轻轻的触碰。小小的水晶排着队井然有序滴落,轻轻跳上手心,带着丝丝冰凉。青翠翠的远山从帘幕中钻出来若隐若现,仿佛掀开水晶面纱的新郎。
看着窗外连绵的雨,仿照着写下上面的这个片段,不过鹦鹉学舌,徒然引人发笑罢了。
片段三:红砖地板已经很久了。宽敞的壁炉里,一堆木柴烧得噼啪作响。两个引人注目的炉角嵌进墙里,通风肯定没问题。两张高背椅面对面地搁在壁炉两边,是为好交际的客人增设的座位。厨房中央用支架和木板搭起一张张条桌,桌子两边都有长凳。桌子一头,一张扶手椅已经被推了回去。另一头,则摊着獾吃剩的晚餐。
如果不是在这本书里,我简直会认为这就是哪里的某个小家,一样的摆设,一样的炉火,一样的晚餐时光。可是这一切都是小动物獾的家。于是,我想在儿童文学创作的时候,将那些现实生活中的场景环境直接运用到动物的世界,变成它们的真实生活也是极好的。在儿童文学的世界里,动物和我们人类是平等的,他们就像是另一个平行世界,有着同样的世界准则,当然也有着同样的善恶美丑。
有时候我们以为是把人类象征性地投入到了动物的世界,可殊不知在另一个我们不曾留意的世界里是否人类也是它们的谈资。
在以后的儿童文学创作中,这样充满现实主义的刻画可以多加运用。不过这也需要作为写作者的我们对一些对生活的观察,对一些对平凡生活的好奇心。
片段四:红润的地板冲着烟雾缭绕的天花板微笑;因为多年的使用而磨得铮亮的橡木高背椅,则快活地眉来眼去。碗柜里的盘子冲架子上的盆盆罐罐咧嘴傻乐;炉中的火苗更是欢快地跳着舞,一视同仁地照亮屋里的所有东西。
真喜欢这一个段落的描写,更希望自己变成烟雾缭绕的天花板,变成铮亮的高背椅,当然如果能变成架子上的一个盘子也已定很快活。
片段五:动物们都很清楚,獾吃了顿丰盛的早餐后,就躲进厨房,躺进一张扶手椅,两腿搁在另一张扶手椅上,脸上盖条红色的棉布手帕,像往常一样,"忙"一年内这个时候要忙的事去了。
不过是想写獾去冬眠了,竟也充满无尽趣味。
片段六:一夜之间,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那么多雪堡,雪窟,雪桥,雪台和雪墙。
真好!
片段七:他们叽叽咕咕地聊啊,聊啊,仿佛那条永远都在汩汩冒泡的大河般没完没了。
多么生动的比喻。如果是我大概只会写:他们叽叽喳喳地聊啊,聊啊,仿佛漫天雪花洋洋洒洒个没完没了。
哈哈再一次的鹦鹉学舌。
片段八:反正这座城市一直都在下沉,一点点地崩塌,陷落,消失了。然后,一切又开始慢慢朝上生长,长啊,长啊,种子张成树苗,树苗张成大树,组成森林。
一个城市在消亡,一个森林在崛起。
记得郁达夫先生的某本书中说只有这大自然,这终古常新的苍空皎月,这晚夏的微风,这初秋的清气,还是你的朋友,你的慈母,还是你的情人,你也不必再到世上去与那些轻薄的男女共处去,你就在这大自然的怀里,这纯朴的乡间终老了吧。
总觉得大自然是这个世界最神奇的存在,他们不论好的坏了都会包容进去。你可以在那里躲起来独自舔伤口,你也可以在那里放飞自我,纵然欢笑,他都会给你最好的守候与回馈。
片段九:夜色中,那里虽然只是一片朦胧的空白,却透出一种家的感觉。那是一方藏在墙壁和窗帘后的小小世界。它忘掉了充满压力的广大世界,将之隔绝在外。
这是一段对于家对于街道的描写,读完让人有种恍惚其中的错觉。家好像总在远方,可是不管离得多远一旦走近,我们便仿佛能闻到它的气息,即使身处闹市,依然能在那个小小角落找到整个世界。
喜欢这本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我以为是在看一群动物的故事时,却总感觉自己就身在其中,不论是那些充满现实的自然刻画,还是那不时蹦出来的哲理小句,让心一下沉浸下来,久久沉醉其中。
片段十:他拼命克制,忍了那么久的泪水就是不肯认输,仍旧一个劲儿地往上冒,一点一点,终于一股脑地喷涌而出。可怜的鼹鼠放弃了挣扎,无助地放声大哭。
当鼹鼠以为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家是,眼泪终于抑制不住要流淌出来了。可是他想再克制一下,再克制一下,只是泪水终究没能如愿,一点一点,接着喷涌而出,最终鼹鼠放声大哭。
就是这样一幕描写眼熟流泪的场面,从他的克制到泪水冒上眼眶,到一点一点洒落,到喷涌而出,到最后放声大哭。仿佛这样将鼹鼠的伤心难过摊开在眼前,让读者的心也跟着阵阵心痛。
忽然想起在看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时心里的感想。本来抱着娱乐的心情想要看看那些演员们的精彩演技,最后缺被陈凯歌导演的每次讲戏深深吸引。在每一次和演员们拍戏讲戏的时候,他总是会深究每个细节,这种细节不仅包含了演员们的表情及肢体动作,更深入到环境中的每一个细节。
这样的细致让我很是感动,虽然在每次看电影的时候我们未必能感知到这些细节的深刻用意,可是正是这些无处不在的小细节令故事更加饱满,让画面更加生动。
而对我们写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深入刻画好每一个细节,哪怕只是一次哭泣,一滴泪水都是有着细腻变化的。而写作者应该做的就是将这些瞬间转变化成文字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看着这本书,我心中对写作这样一件事情有了更多的认知,同时对自己也有了更深的了解。要想写好一篇文章,仅仅是毫无准备的敲打文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更重要的事情是需要提前为自己想要写的故事寻找材料,当你准备好足够多的素材,理清足够充分的细节时,那些文字根本不需要你刻意思考便会自然流诸笔端。
成为这样的一位写作者吧,即使前路漫漫,但依然努力前行。
一时想不起写点什么,便决定摘抄柳林风声里的片段。很喜欢这本书,特别是里面不论是对环境还是对人物的刻画,很真实,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希望有一天也能写出这样的文字。
选了在阅读的时候顺便划线的十个小片段,每个片段在读的时候都给了我不一样的心情,或感悟,或会心一笑,亦或轻然一叹,不管怎样,这都是我的所思所想,只想简单记录下来,等到某一天再回过头来看的时候,也许还会有点点收获吧。
书还未曾读完,那些美好的文字值得细细品味,更值得反复阅读。待到书读完之后,会继续下一个十个片段。只是写到此刻,今日的三千字还未完成,于是只好再絮叨几句。
在这个特别的时期,画画读书和写作成了我隔离日子的最好娱乐。每天群里会有各种各样的消息,有的好,有的坏,可是不论怎样生活还得继续,即使不能去学校,该学习的东西仍旧要学习。
所以从明天开始,生活会再次进入平常,早起早睡,然后开始给一一上课,也许不能如同学校专业,但也是一次特别的经历。
也许可以像窗边的小豆豆一样,从最喜欢的开始学起。加油!
时间:15:59——17:18
用时:1小时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