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2日,把《穿越迷茫:自我发现与重塑》的书稿写完,发给主编的那一刻,我长吁了一口气。回顾整个写书的过程,从起心动念到完成书稿的提交,不知不觉走过了两年又7个月的时间。
一部书稿,历经9轮从头至尾的塑造(小修改无数),看着自己的思维最后凝结为文字作品,内心无比澎湃、无限感慨。书稿的完成,是阶段性写作计划的结束,也是新的计划和挑战的开始。
(1)2017年9月:写下“写作一本书的梦想”
17年9月初,周六的早晨醒来,我在“圆梦记事本”里写下出版一本人文社科类书籍的梦想,并把这个目标的完成时间设定为2018年年底。
在本子上写下梦想和目标是一件简单的事,如何达成目标?我并不清楚。对于一个纯理工科的科研与科研管理人员,有多大的难度,需要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我也没有做过计算。
我有的,只是一个想要实现的写书梦。我还把这个梦想告诉了我的一些朋友,请他们监督我。
(2)2017年9月~2018年6月(9个月时间):为写书准备素材,设计并举办45场工作坊
我用两个月的时间准备和筹划,用7个月的时间自编、自组织了《圆梦行动》、《人生设计》、《专业演讲者》3个系列共5个篇章45场工作坊,并形成了一系列的工作坊设计手册。
在这9个月中,我一刻没忘写作一本书的自我承诺,我在为写作积累素材。
(3)2018年7月1日~2018年10月8日:百日写作一本书计划,完成18万字的书稿
3个系列工作坊结束后,我开始逼迫自己开展了“百日写作日更计划”,从2018年7月1日至10月8日,日更100天,每天3000字的刚性行动,完成一本书籍的写作。书籍的写作素材,主要是来自前9个月的工作坊内容,自我的成长经历,前几年300多本经典书籍的阅读积累。
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天天晚上加班的脑力压榨,在不断的自我逼迫,与自我惰性的斗争之下,一鼓作气完成了“百日日更计划”,写了30多万字,也完成了18万字的书籍初稿。
(4)2018年10月8日~2019年2月17日:阅读、休整、写作,断断续续的修改书籍
这4月多月的时间里,我依然保持着写作的习惯,书写自己的生活、工作和阅读感悟,也断断续续对书籍进行小修小改,当然,主要精力用在本职工作,和为完善知识体系的阅读上。
期间,去了一趟丽江,组织卫星产品的外场试验,漫步丽江古镇,看了苍山洱海,放松心情。
(5)2019年2月18日~2019年6月26日:新百日写作计划,从写作一本书到完成3本书共40万字
春节过后,我又重整出发,制定了新的“100天写书计划”:一方面对书籍进行彻底的修改和补充;另一方面,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获得灵感,对整个结构和体系进行调整。
最终历时129天,又写作了20多万字,将原本的一本书拓展成了3本,即《自我发现与重塑》三部曲,合计40万字。
(6)2019年6月20日~2019年8月13日:完善理论,职业规划与发展系列13场讲座
为了完善职业发展理论和知识体系,与和君的一些老师及同学合作,一起完成了13期的职业规划与发展系列讲座,对13个行业的职业发展进行了梳理和分享。
(7)2019年8月~2019年11月:研究科创政策、公司创建和公司治理
4个月的时间,本职工作忙于筹备中科无锡研究院,大量研究科技创业政策、公司创立、公司治理、公司股权架构、分配与激励,并帮助完成了研究院的注册。
这期间,写作计划有所搁置,但也让我对科技创业和公司筹备有了更深切的切身体悟。
(8)2019年12月~2020年4月15日:沉潜写作和阅读
4个半月,沉潜阅读、写作,内心非常平静,大部分时候都心流满满,这是一段难得的美好时光。
2019年12月,对第一本书籍进行了两轮的修改和补充,对书籍目录进行多次调整。
2020年1月和2月,在个人管理、自我发现与重塑领域,开展广泛的阅读和相关课程的学习与思考。
2020年3月,我的学习和研究,从微观的管理转换到了宏观的政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思考架构个人的命运是如何随着时代山河一起改变的,理解个人思想意识的形成和方向选择是如何与外在环境相生互动的。
2020年4月上半月,一鼓作气,从文字到配图,完成第一本书籍的第9轮修改。
至此,我感觉自己在《穿越迷茫:自我发现与重塑》这一领域,已形成了从宏观国势,到中观产业、行业、公司、岗位选择,再到微观个人自我认知、管理、成长与精进,这一完整的、系统的、结构化的理论、知识、方法体系。当然,这一体系未来还需要不断迭代完善、螺旋进阶。
为一个写书的梦想,奋斗两年多,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挑战,是一段宝贵而难忘的经历,也是最佳的自我发现、重塑、成长与精进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