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系列从书到电影拍完,已经有几年了。
哈利波特是不是童书,好像业内颇有争执,毕竟年龄跨度很大,从哈利11岁第一年进入霍格沃兹学校,到最后已经长大成人成家。这一系列确实不像“纳尼亚传奇”那么单纯,但不管怎样,这一系列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以我最近带的学生为例,三年级的孩子读得津津有味,会一口气把7本书全部读完。相当长的时间,他们会挥动着树枝喊各种咒语“昏昏倒地”、“除你武器”。孩子们已经把它纳入童书,纳入自己的生活。
那么有无共读的价值?有人说,这一系列深度不够,不够经典。
儿童文学中公认的,有三座高峰。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因塑造了一个真正的孩子,屹立于儿童文学的高峰。罗尔德.达尔因巧妙的构思,他的系列作品成为了孩子们所热爱的,《女巫》、《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等等,其热度多年不退。即使是现在,我们依然把达尔的作品做为从桥梁书到整本书阅读的必经阶段,起阶之书。某种程度而言,他的书也是儿童文学的经典。这是儿童文学的第二座高峰。E.B怀特的《夏洛的网》、《精灵鼠小弟》、《吹小号的天鹅》三部童书,尤其是《夏洛的网》因其深刻的内涵,成为了很多学校的必读书,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这是第三座高峰。
论深刻性,可能哈利波特系列无法和《夏洛的网》、《永远讲不完的故事》这样哲思性的书相比,但是如果说金庸因创造了一个武侠的世界,让诸多的词语成为我们民族的共有词语,比如说“笑傲江湖”、“华山论剑”,从而有了极高的地位——此种可论经典。那么哈利波特系列将魔法的世界推及全球,“九又四分之三站台”、“麻瓜”这些词语成为孩子们的语言,从这个角度而言,哈利波特系列已经成为一个山峰。
也许怎么评定也许是专家们的事,但是孩子们心中都有自己的评价。哈利的成长经历,一个男孩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期间心理的变化,对很多孩子来说会有很多帮助和影响。哈利波特的价值,在我看来被很多人低估了。通过这一系类会对英国,乃至欧洲文学有更多了解。
来看几个数据,哈利波特系列图书出版时间为1997~2007年,该系列小说被翻译成73种语言,所有版本的总销售量超过4.5亿本(截至2015年)。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把这7集小说改拍成8部电影,前6集各一部,而第七集分成上下两部。哈利·波特电影系列是全球史上最卖座的电影系列,总票房收入达78亿美元。(以上数据摘自百度百科)
毫无疑问,这一系列是全球畅销小说,当不当得上经典也需要靠时间,但是做为深受孩子们喜欢的图书,当做什么来读,老师可以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