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作学问者很多,而可称大师者应是璀灿星空里最明亮的那几颗。王国维、陈寅恪、钱钟书等等,就是大师。
大师的共同点必定家学渊博,从幼时便打下丰厚国学基础。不断的求学求知成长中,成就了独立思考之精神,学问上更是达到博古通今、学贯中西。
读书几十载,惭愧的是,初次见到顾随先生的名字,是一次读报时,一位颇有些学问的作家,在讲到他读书颇丰富,但最推崇的是顾随先生所著文字。
后来捧读叶嘉莹老师的《人间词话七讲》,十分喜爱。读叶嘉莹老师对词的解析,言语优美、细致入微,似把词作、词作者、词产生的时代背景、词的意境、词的直抒心意、词的委姹表达都能讲的极为透彻,读后颇有获益。
而今手持这本《顾随诗词讲记》,才知道,叶嘉莹老师大学期间从师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并深得其赏识。
而这段从师经历,不仅深刻影响了叶嘉莹老师的人生学问,更留下了顾随先生的讲课笔记。
这本《顾随诗词讲记》,便是根据叶嘉莹老师保存多年的笔记,由顾随先生的女儿顾之京整理出版的。
根据叶嘉莹老师《纪念我的老师清河顾随羡季先生》记述,顾随先生五岁入家塾,所学四书、五经、唐宋八家文、唐宋诗及先秦诸子中之寓言故事。童年即诵习唐人绝句以代儿歌。
对先生的学问渊博、授课育人,叶嘉莹老师是这样记述的:
先生对于诗歌具有极敏锐之感受与极深刻之理解,更加之先生又兼有中国古典与西方文学两方面之学识及修养,所以先生之讲课往往旁征博引,兴会淋漓,触绪发挥,皆具妙义,可以予听者极深之感受与启迪。
自上过先生之课后,恍如一只被困在暗室之内的飞蝇,蓦见门窗之开启,始脱然得暏明朗之天光,辩万物之形态。
如今,手捧《顾随诗词讲记》,只翻读廖廖数页,己觉妙解高深、余韵绵长。
此处略釆撷几段文字共赏:
“凡天地间所有景物皆可融入诗之境界。”
“屈原、庄子、左氏的成就一般人难以达到,但不能不会欣赏,人可以不作诗,但不可无诗心。此不仅与文学修养有关,与人格修养也有关系。读这些作品,使人高尚,是真'雅'。”
“一个有为的人是不发牢骚的,不是挣扎便是蓄锐养精,何暇牢骚?”
“极美丽之花果,其肥料是极污秽之物。近代青年不肯实际踏上人生之路,不肯亲历民间生活,而在大都市中梦想乡间生活,故近代文学难以发展。”
“读书是自己之充实,是受用,是愉快。精神的充实之外,更要体力之充实。充实则饱满,饱满则充溢,然后结果自然流露。”
读顾随诗词讲记,感觉十分享受。不由想起曹雪芹《红楼梦》里写到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记》所写描述:林黛玉且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
好一个“词藻警人,余香满囗”,读《顾随诗词讲记》正是这种感觉呢。
顾随先生不愧是中国古典诗词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