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的我们,每当教育孩子,或者辅导孩子学习时候,感觉特别的痛苦,觉得自己使的劲特别的大,反而“反作用力”就更强,更加的痛苦难堪。
平时不做作业不学习,家里眉开眼笑,一提到学习就会弄得鸡飞狗跳,我们反思一下怎么会成这种现状呢?
其实这都跟家长的错误教育,不会教育有关,在我们家长认为,孩子少犯错甚至不犯错是极好的。
一旦犯错就觉得做父母的失职,没有教育好孩子,所以往往对孩子是高标准、严要求的,我们父母追求完美,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
这样做只会让亲子关系更加紧张,更加恶化,最终破裂。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犯错的过程,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试错、知错、改错。
父母阻止孩子犯错,就是阻止孩子走向成功。
没有“让孩子犯错到底”的耐心和爱心,孩子就会认识不到自己为什么犯错,错在哪里,怎么改正,同样也得不到成长。
以下给大家列举几点,家长经常挂在嘴边的极几点教育误区。
第一 内向的孩子没有竞争力,性格内向长大要吃亏。
这种孩子,家长定义为“闷葫芦”。三棍打不出一个屁,什么都不说,只有自己闷着头做事。
性格没有好坏,优劣之分,每个性格都有自己独特擅长的领域。
我们都熟悉的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也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人,因为他的性格内向,所以他的专注力更强,他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能够发挥他的能力,兴趣,他的创作完全是对音乐的享受和投入。
所以家长说话要谨言慎行,不要胡乱的给孩子“贴标签”,这样往往是对孩子的伤害,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第二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我们都学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诗句吧。
古时候家境、生活条件都比较匮乏,贫穷,所以大量的关于学习方面的都跟痛苦关联,还有“头悬梁锥刺股”……
现在的家长也是把苦发挥到“极致”,容不得孩子半点的高兴,看到孩子高兴,我们就去打击说教:“你虽然考得怎么怎么样,但是你不要骄傲,你有什么值得翘尾巴的…”
苦了让他再苦一些,累了把孩子折腾的再累一下,生怕他骄傲,生怕他开心。
著名的杨振宁教授,有一次回母校,看到校门口挂了一幅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他要求坚持把它拿下来,把“苦”字改成了“乐”,如果不改他就不进学校门。
在杨振宁教授看来,学习本应该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一件快乐的事情,不应该和痛苦、累联系起来。挂在校门口上的牌匾,每天让孩子想起的是痛苦是忧伤,导致孩子索然对学习没有兴趣,反而多了一些“咬牙坚持”的苦痛,这些往往不应该是孩子所背负的。
一千多年前,孔子就在论语里写下了:知
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
古今圣贤,大多如此。
从小,我们就是被"苦学”激励大的,好像只
有苦兮兮的才能求得真知。
真正好学、爱学的人,觉得学习是快乐的,是一种乐趣,是对知识的一种探索,觉得好玩,觉得“乐在其中”。
我们现在更多的不是培养孩子吃苦的能力,而是培养孩子‘感知幸福的能力’,孩子一旦有感知幸福的能力,就会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同样也有释放“爱”的能力,变得有责任感。
让孩子变成优雅生活者。兴趣和特长,其实是孩子学习最大的动力,有了这个动力孩子遇到困难也不会害怕,不会退缩。
陶行知注重“启发式”教育。一次他到武汉大学演讲,一上台就从袋子里掏出一只大公鸡和不把米。他按着鸡头让鸡吃米,鸡死活不吃;后来他松开手,让鸡自己待在那里,鸡却低头吃米。
陶行知就此解释道:“教育如同喂鸡,强迫是不行的,只能让他发挥主观能动性效果会更好一些。”
第三 用奖励激励的方式,和孩子做交换。
这种父母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你如果考了多少名,或者考了多少分,我奖励你一辆自行车,爸爸妈妈带你去旅行,给你买好多玩具……
樊登老师在《陪孩子终身成长》一书中提到,给孩子的三根爱的支柱,其中有一根,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爱是没有条件的,不应考了多少分,或者拿了什么名字,就给他奖励,如果拿不到,我们就不给他买自行车。
这样做让孩子觉得,做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完成父母的任务和心愿;是为了取悦于父母,来拿到奖励。
至于学习的兴趣,和他学习的目的毫无知晓,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
让孩子误以为学习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如果不痛苦,你干嘛要给我奖励呢?到孩子上了高年级以后,对我们所谓的奖励不屑一顾的时候,他自然而然也就不会那么积极主动的学习了。
我们要读懂孩子的成长规律,知道孩子的内心需求,才能真正成为孩子的“神助攻”。
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喜欢和擅长做的事情,把孩子喜欢和擅长做的事情发挥到极致,培养成乐趣,培养成自动自发的习惯,他会有内驱力,不用我们催促,不用我们说教,完全把行为交给孩子。
让孩子真正成为“学海无涯乐作舟”的主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