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刃向内铸铁军清风正气润州城
以2025年2月份为例,我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0起,处理74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2人。截至2月28日,2025年我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15起,处理143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1人。数据既反映了反腐败工作的持续深入,也体现了中央八项规定所针对的不正之风的顽固。
一、破立并举:从“微腐败”治理看制度重构
通报案例显示,被查处的乡科级干部占比达75%,暴露出基层“微权力”监管短板。如杨振民在2016-2024年间长期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礼品,折射出基层“熟人社会”潜规则对制度规范的消解。对此,德州建立“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将安全生产监管、行政审批等12类权力纳入动态监管平台,通过流程再造压缩权力寻租空间。面对津补贴发放标准滞后问题,德州创新实施“阳光津贴”制度。这种将“暗补”变“明补”的改革,既堵住违规发放漏洞,又通过透明化消除干部心理落差,体现制度建设中“堵疏结合”的治理智慧。
二、标本兼治:从党性淬炼看文化重塑
德城区开展“清风润心 与廉同行”廉政警示教育活动,以“寻心·践心”为主题,展示真实案例给全体党员干部上了一堂触及灵魂的法纪教育课,使大家深刻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廉洁自律的必要性;举办家风助廉主题宣讲活动,进一步倡树清廉家风,弘扬清风正气。这些文化载体打破刻板说教模式,通过情感共鸣实现润物无声的教化功能,印证“党风正则民风淳”的内在规律。
三、系统施治:从技术赋能看长效监管
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四风”问题预警系统,对公务消费发票、加油卡使用等数据进行智能比对。2024年中秋期间,通过分析284万条消费记录,我市发现23起疑似违规收送节礼线索,实现监督从“人工摸排”向“数字捕捉”转型。市纪委监委建立“担当作为风险报备”制度,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中的12类合规风险实行事前备案。
上述通报的案例,反映出在正风肃纪反腐的高压态势下,仍有个别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置中央三令五申于不顾,我行我素,不收敛、不收手、不知止。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要从中汲取深刻教训,深刻认识中央八项规定是管长远的铁规矩、硬杠杠,时刻以严的标准、严的要求检身正己。
从杨振民案的严肃查处到“阳光津贴”的制度创新,从“清风剧场”的文化浸润到大数据监督的技术革新,德城区作风建设实践印证:唯有将制度约束的硬度、文化熏陶的温度、技术监管的精度三维融合,才能破除“查而不绝”的治理困境。要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集中整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突出问题,加强警示教育,以实际行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德城区正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在新时代赶考路上书写作风建设的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