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以方录【11】
【原文】
以方问“尊德性”一条。
先生曰:“‘道问学’即所以‘尊德性’也。晦翁言子静以‘尊德性’诲人,某教人岂不是‘道问学’处多了些子,是分‘尊德性’‘道问学’作两件。且如今讲习讨论下许多工夫,无非只是存此心,不失其德行而已。岂有‘尊德性’只空空去尊,更不去问学?问学只是空空去问学,更与德性无关涉?如此,则不知今之所以讲习讨论者,更学何事?”
[注释]
①晦翁:即朱熹。
②子静:陆九渊,字子静。
[译文]
黄以方请教《中庸》里“尊德性而道问学”这句话。
先生说:“‘道问学’的目的就是用来‘尊德性’。朱熹说陆九渊是以‘尊德性’来教育人,那我教人岂不是‘道问学’多了些?这是分‘尊德性’‘道问学’作两件事。现在我们在讲学、讨论上下了许多工夫,无非只是存此心,不失其德性罢了。哪有‘尊德性’只是空对空的去尊,并且不去问学;问学如果仅是漫无目的地去问学,也就和德行没关系了。如果是这样,我们在这讲习讨论是要学什么事呢?”
[解读]
我们先看一下《中庸》中的原句:“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朱熹注解说:“尊者,恭敬奉持之意。德性者,吾所受于天之正理。道,由也。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也。道问学,所以致知而致乎道体之细也。二者修德凝道之大端也。”德性,天命谓之性,是我们受于天的正理。道,是由,通过什么方法,由什么路径。所以这一条是恭敬奉持天理,通过什么呢?多问多学。
先说“尊德性”,在阳明先生看来,“德性”就是良知,所谓的“尊德性”就是将人的良知奋扬起来,不令其被私欲埋没。“道问学”大意是好问勤学以致知,是实现“尊德性”的具体方法。
在王阳明看来,“尊德性”只是“道问学”的抽象表述,而“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具体展开。所以二者可以认为是同一个东西的两种表达形式。但是阳明先生在解读朱熹先生的“子静以尊德性诲人,某教人岂不是道问学处多了些子”这句话时,说朱熹是“是分‘尊德性’‘道问学’作两件。”然后就是一番批判式解析,以证明这二者骨肉相连的不可分离性。
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就是把自己放失的心找回来。这也是通过道问学来尊德性的意思了。我们看朱熹的原注,也是这个意思。但是一辩论起来,就难免各自偏倚到自己的立场,显得朱熹站在道问学这一边,陆九渊站在尊德性一边,其实两位老师的思想,真有那么大区别吗?
君子不辩,要明辨,辨析的辨,不是辩论的辩。一起辨析,则一起接近真理;相互辩论,则圣贤也起胜心,相互争胜,各自跑偏,距离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