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什么时间读书!读一本书太费神了!读书没什么用!”读书很寂寞,字里行间无法透彻自己心扉,想找一本适合自己的书很难,读书偿还不了欠的人情债,读书无法赚大钱......
没有什么比读书更枯燥更压抑的工作,因为读书,我们选择了前半生徘徊在梦想门槛,不停追逐;因为读书,父母朝夕相伴,只为育人成材;因为读书,我们遇到更多的问题,把自己交给了难以面对的现实。
读书给不了需要的物质服务,但比别处更能反馈精神价值。试问人世间多少人不闻不问,因为一本书,认识了拥有同样精神内涵和至高思想的人群。又试问你在无处宣泄烦闷和压抑的时候,书是否给予了你更高的跳台,让你能一跃之间,忘记了忧愁,忘记了愧疚。
读多点书是让人富足,读懂了好书是让人不徘徊在七情六欲,琐碎的信息价值虽然能让人与社会沟通,但多多少少改变不了自己的内涵的性格,一篇如何自律生活,一篇如何改善自己等只不过把内容重复了又重复,该怎么过还是充耳不闻,年轻可能有人教诲,年老了可能后辈就要正视你想法和历程,基础的东西是自己有没有把潜在的修养、品质和财富挖掘出来。
前段时间,关注了两个词:低欲望社会和自杀。在韩国,在日本,也有的在中国,前者是选择安逸,不敢面对风险和危机,对婚姻和爱情是佛系的,是顺从的,你情我愿,两人平淡度过下半辈子,不善面对现实社会拉开的差距,有话不敢说。后者是能力有限,压力却无法撤手,死亡并不可怕,人有面对死亡的恐惧,为何不逃脱现实的威胁?只记得“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却忘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没想过好好改变自我,本我是不能改变的,天生是人,自我是有了想法,人与人之间是不一致的,是有距离的,丑陋与美好,狭隘和包容。死亡不能改变现状,更不能解脱自己。
换个活法,换种心性,将书本价值加以燃烧自我,沉积的不再是脆弱的自己,而是胆量和智慧,中学多读书,大学多读书,工作多读书,在家多读书,在外也多读书,好书的价格不贵,质量却很高,一页一页,一本一本,一天一天坚持,空档时间会越来越多,话题也会越来越富有内涵和价值。
读多点书,记录生活对文字,你会发现你成了想要的自己,心灵更加平静而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