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有这样的困惑,喜欢写作,却不知道写什么?
让你去搜集素材,而你在生活中却因为发现不到素材,而苦恼?
素材的收集,就是经过我们对信息的整理,并使用。那什么是信息整理,说到信息整理之前,我先来了解下知识的生产,没出产出哪来的整理呢?那什么是知识的生产呢?日本的民俗专家梅棹忠夫在《知识生产的技术》里面有一段这样的话:
我们通常认为,这里所说的“知识生产”指的是人们通过脑力劳动创造出新信息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所指广泛,包括智慧、思想、念头、新闻报道和口头叙述,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东西也可被归入信息。总之,简单来说,所谓的知识生产是让大脑运转起来,用人们知晓的形式提出某些新的事物---信息。
这就是知识生产,我们需要把知识生产记录下来,进行信息整理,运用到写作中就变成了我们的写作素材。
今天我们要了解的这本书是《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这本书中文版11.2万字。作者是奥野宣之,在以前写的一篇文章中《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 带着笔记一起成长介绍过作者,同志社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曾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中大受欢迎,累积销量超过50万册。本书是媒体人从业十余年的经验之谈,同样适合所有希望在思考、写作与创意方面有所收获的读者。
作品有《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如何写游记和散步日记》、《智慧创造锻炼法》、《处方笺读书法》、《三本书创造好点子》等。
本书重点介绍四个部分:
一、只需要一册笔记本,任何人都能活用信息。
二、一元化笔记法
三、笔记就是另一个自己
四、将私人记录变成素材
利用书本中的方法记笔记你会有如下几点收获:
1、找到加速思考进行的线索
2、得到视角和切入点
3、获得灵感和想法
4、将想法变成成果
首先我们先来介绍第一部分内容:只需要一册笔记本,任何人都能活用信息。
我们手边要经常备有一册笔记本,这个笔记本就像我们的贴身物品随时随地都可以拿出进行记录。
只要是笔记本里面记录的东西那就是有价值的,所以每当你翻看笔记本的时候就会对你有很大的触动,集中在笔记本里的这些信息就变成了你的素材库。
那么我们的笔记需要记录什么呢?什么都可以记录,只要按照时间顺序记录就可以,无需分类,如果分类你会因为繁琐的程序而坚持不了。也容易遗漏好多的信息。
纳入一本笔记本我们到底要记录那内容呢?
1、工作日志和日记
2、研讨会的大纲和关于其他内容的笔记
3、工作中使用的资料的剪报
4、客户寄来的信件和明信片
5、写有创意的便签纸
6、报纸和杂志的剪报
7、书籍的复印件
8、电影和电视的观后感
9、收到的名片
10、其他纸质笔记,如旅游时收到的小册子,票据,存根,书的腰封等等。
无论是什么只要你觉得可以就放入其中,如果你觉得这些杂乱无章,那么我要告诉你这就是杂乱无章的优势。
因为杂乱无章你可以将任何题裁的读书笔记,任何和工作内容相关的工作或者任何事物的想法,毫不犹豫地记录下来。不要因为不知道该写在哪里会比较好,书写的是不是好看,排版好不好,而忽略重要的问题,随时随地地记录,并写下感想,哪怕只有两个字而已。当你记录一段时间后你翻回去再次阅读和浏览的时候,通过这些信息,你会有新的想法并进行对比,也会了解到你当时是什么样的想法,还可以继续在旁边写下新的感想。
这种笔记就像一个大杂烩,只要按时间顺序记录下来就好,杂乱无章无所谓,只要抓住了一点线索,之后便可以随时使用,并有快速记录的作用,重读时便可以保证效率了。
同时你也可以尝试多种笔记方式,例如手绘等等,只要找到适合你的那一款就好。
自己亲手整理喜欢的笔记,写入自己感兴趣的的笔记外,更像是喜欢读了多次的书一样,在你心里存在感会越来越高。从重要的事情到微不足道的细节,这些信息被纳入笔记本后就可以灵活地运用。构建这种知识体系,不断地记录和积累,既可以解决平日的琐碎问题也可以构思出重要的创意。
一个笔记本,记录着生活的点滴,同时也是一份美好的回忆。
一元化笔记法
一元化笔记有三个规则:1、一元化 2、时序化 3、索引化
1、一元化:是三个规则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把你想记录的全部纳入这本笔记中。
不要进行分类,只要想到的,看到的,需要记录的就全部放入其中,这就像笔袋,虽然名称是笔袋以笔为主,但是也会有尺子,橡皮,修正液,各种类型的笔,甚至一些小的贴纸也会放入其中。又像孩子的玩具箱,我们不会对每个玩具进行分类,而是每天把所有的玩具都放到同一个箱子里,需要哪个玩具我们就从里面找。又或者像我们的钱包,钱包里不只有钞票还有硬币,银行卡,身份证。如果当时着急怎么翻都翻不到,只要将东西全部倒出来,就会在里面找到它,并不会去其他的地方。这就是一元化笔记的优点,能确保信息不遗失。
也许笔记本看着乱七八糟,什么都有,但是非常的方便,只要打开一个笔记本就可以找到你想要的东西。一元化的方法很适合个人用,记录轻松,找起来安心,坚持做也不费力。
有时候我们往往追求完美而忘记了完成才是很重要的步骤、
2、时序化:就是从头开始按顺序记录。
我们首先就是要添加日期:最好是6位的日期。例如:180908(2018年9月8日)
如下图:
3、索引化:我们可以是各种符合进行分类。例如:我今天看到一个历史故事,关于德不配位而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这条信息是索引的《资治通鉴》第一章节里面的内容。
以上是第二个部分,一元笔记的三个规则。
接下来我讲下第三个内容:笔记就是另一个自己
我们的笔记没有严格的要求,将我们的生活日志当成一个时间之旅。可以记录突发的灵感,剪下的新闻与会议记录等等。并非全部与工作有关。
可以是对饭菜和睡眠的记录,可以是对一天工作内容的记录,可以是吃午饭餐馆的筷子包装,也可以是散步时的快照,收到的特产的说明书,画出路线的地图。
没有严格的数字要求和版面要求,比起感情更注重事实,可以粘贴资料代替书写。当你手写的时候可以帮助你把当时的心情和状态原封不动的一起留在笔记本里。并且当记录是引发了你的思考或是突然间有了新的想法,都可以写进去。顺便多写几句的这种做法很重要。
当我们把日常记录下来,这并不是简单的记录或是留下素材,还有三个更大的好处:
1、消除选择带来的压力: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在上面也提到过,如果是我们总想着把重要的事情写下来吧,那你就要不停地去选择哪个才是重要的,可是只要把事情不分轻重缓急地去记录,这样就不会有心里负担,而是想到什么就写下什么。
2、顺便启动思考:
我们频繁地去接触笔记本就会更好的把刚刚想到的好点子记录进去。在记录的时候也能看看前几天的记录,顺便开动脑筋,积累想法这些是不容窥视的。
3、促进深入写作:
当你习惯记录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想认真写下的东西可能是积累很久的情感,或是反复思考之后下的决心,非写不可的那种感觉会像决堤涌现一般。
这种思绪和普通的灵感是不一样的,关键是可以深化对问题的思考,扫清烦恼,重新审视自己,就像自己对自己的内心疗愈一样。不是因为感觉强烈才写,而是写了才有强烈的感觉。
记录使人快乐,就像我们从事过什么工作?过着什么样的家庭生活?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等等,全部写进笔记本里,薄薄地笔记本会因为粘贴和记录慢慢地变厚,而这里面全是你自己的思考和体验。
看着一本本笔记本就像是看着自己的简历一样:
三年前那个时候的我在干什么呢?孩子出生的时候我在做什么呢?等等翻看这些笔记本时,也许会发现意想不到的内容,从笔记本里看到自己曾经的样子,曾经的想法,曾经做的事情,你会不会思绪万千呢?一定会的,就像定格在胶片上的照片,将所有的是与非,悲与喜都编好了年月和日期。
不管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这些记录都不会是一个模糊的进程。通过对自己的记录,在里面可以看见自己曾经的努力和辛苦,还有那些点点滴滴地小确幸。
好了,我们现在来讲最后一个部分:将私人记录变成素材。
我们把剪下的用于工作的想法记录和资料,贴在笔记本上,反映了生活轨迹的行动的记录,写在纸上的内容,还有随意写下的内容或是贴在笔记本上的额外信息,这些看似杂乱的文章,如果你按照时间顺序来看,你会发现它非常的实用。这里有你的亲身经历,思考的问题,渐渐地形成了知识的生产。
美国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扬说的一句话: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
这不禁让我想到,近几年很火的电视剧题材之一,穿越剧。这种创意意味着与既有之物再次相遇。同时又像是用普通的食材做出美味的料理。
普通的食材就像我们记得满满地笔记,然后我们对笔记进行吸收,咀嚼和发酵。最后我们产出一个新的创意。也就是说,我们要一边收集信息,一边写下自己的思考。然后从各个方面去考察,探索出其他关联的信息内容。说起来会感到有些麻烦,只要坚持记笔记,知识生产就会一点点持续下去。因为有笔记本在,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都能搜集信息,查找资料,并记录下来。
手边常备一个笔记本把生活内容变成素材记录进去,这就是完成信息输出的第一步。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培养出问问题的意识。我们把这些脑袋里的念头进行深入地思考,写写看也许答案就会自动被你写了出来,我们做笔记不是为了思才写,而是为了写才思。
我们要经常翻看以前的笔记,要从前向后翻阅,从与当下关心的事物相差甚远的信息开始读,你会有意外的发现。以前的笔记和现在再次阅读的时候感觉不太一样了。也许我们原来只注重表面化的东西,而今天再次阅读完后,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并再一次把新的想法记录下来。
重读笔记的好处就是你会发现自己再次阅读时可能又会多出几个想法,或是看问题的角度发生了变化。挖掘出新的点子或是创意。
好了,说到这里,我们今天聊的内容就差不多了,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我们所说的要点。
人人都可以有的笔记本,用一元法去做笔记,当你看到书架上那些笔记时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简历,不论内容重不重要,只要想记录的时候就随时随地地去记录,有一天你会发现它是你最好的素材库。
有效整理信息,不仅体会到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味道,还能感受除此之外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