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遇见朋友拜访,讨论中国传统文化,说起了《道德经》,朋友说越读越消极,感觉没什么冲劲了,我对此大惑不解。问起原因也表述不清楚,只是在传递一种情绪罢了,后来回到家中我仔细思考一番,觉得《道德经》之所以会被误解,可能与大家对其字面理解有误造成的,例如很多字句:“功遂身退”、“无为”、“不争”等等,诸如此类的词汇相对比较频繁出现,这估计是造成理解偏差的主要原因了,不过我想说的是,这部经典一直试图要说明的却是人的精神领域的对自我贪欲的克制,并不是要人消极避世,包括我解读的所有章节,我都重点说明了这个观点,老子主张精神上保持不断革新意识(第九章:功遂身退),还主张要自爱(第十三章:贵身),这些都体现了老子对一个符合道的君子的特征表述。
庄子也曾说过:“嗜欲深者天机浅。”其实在《道德经》的第十五章我重新读过便又感觉收获颇丰,这里面说到的善于为道的人样子:精妙深玄。这个其实不是说的城府深,善于为道的人朴素简单直接,比较自然,但是因为内心树立的标准准则的牵引,在日常生活事物当中修炼出来的人格特征修养比较深厚,所以才 会让别人觉得:慎重、戒惕、威仪、融合、敦厚、空豁、浑朴、恬静、飘逸。这些感觉的生成就是与其人格修养紧密关联的。能被人一眼看到底的人,基本都是世俗之人,利欲熏心之人,所以才会有“嗜欲深者天机浅”这一说。
《道德经》其实努力的想要表达的是一种做人的境界,这一层境界绝对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变化中调整的,所以道家一直强调“守中”,这里的中并不是中庸之道的意思,“中”其实指的是中空,空虚安静的意思,就好像风箱一般,充满了能量却内部空虚,一个人只有保持“空”的状态才可以容纳更多的东西。第十五章当中的“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两句道出了精神转变的玄机:动极而静与静极而动的两种生命活动过程。人在动荡的状态之中一定要懂得修“静”的工夫,恬退自养(精神层面),静定持心,转入清明的境界,也就是保持用“心眼”观世界,懂得从现实当中抽离出来冷静的看周围发生的一切,这就是说的“浊”的这种动荡情况下如何调整自我。另外一方面说的是“安”,这里的安就是指的精神在得到充分的修养调整之后,就充满了能量,转入生动创造的时期,进入到一个静极而动的生命过程之中。由此可见,经典是在努力的告诉人们一直规律性的东西,做人也是一样,要符合这种规律,跳出欲望设置的种种陷阱,冷静旁观,审视自我,懂得这种静与动的转换运用,从而让自己的能量发挥最好。
其实老子构建的这种“圣人”的人格特征是非常自然的,朴素简直,和庄子的浪漫主义“真人”比较起来还是不一样,不过两者都阐述的是做人的一种精神境界,用我们现代人的话来解读庄子,其实就是做人要精神“逍遥自在”,说白了也就是符合自己的精神意志去生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过一生才是幸福的,当然这里绝对不是指的陷入声色犬马纵情享受的这种局面,这样的物质盛宴绝对是有为“道”的,所以两位大师都是反对的,人应当努力在精神世界去寻找到真正的自我。现实生活无论多么的不堪,只要你的精神世界是自由独立的,那么你就一定能很快的适应外界的变化,做到“浊以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在不断变化中调整自己,最终达到精神与物质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