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我本来打算写一些关于设计或者应用的研究或者笔记。翻了翻之前的草稿,最后没有成文,读书笔记又过于私人和碎片化,一时也懒得整理。
然后我就想,索性写成周记好了,记录一下我的想法和状况。我自己本身在写的日记也零零碎碎,如果每周能有一个大的梳理就挺好。再者,现在写了,也许一两年后回头看,能有点参考作用。今天刚好是周五,是个挺合适的时机。
坦白的说,我的近况不算好。
我在担心找工作的问题——这种不大不小的压力从年初开始伴随着我,一直没有消失。到现在,我身边的朋友们都已经参加了实习工作,只有我一个人躲在家里试图鞭策自己打发着暑假,我一边恐慌着会和他们渐行渐远,一边又不愿意直面现实,以至于门也不愿意迈出一步。一天十二个小时盯着屏幕没注意休息,不到半个月,现在眼睛已经有点难以对焦清楚了,这也是促成我想要做出点改变的原因。不过,只是盯着屏幕,也没什么有效的产出。
我还在做一点图,当然。但这种感觉已经和之前的完全不同。我开始意识到自己脑中空白一片,有时候甚至连一种设计方式本身是否优秀的判断都已经无法做出。如果有对恐慌和自我否定能够造成的影响的研究,也许我能充当一个不错的案例。
写到这我停下来回头看了一下,在行文之前,我已经告诉自己要尽量避免在周记里吐露过多负面情绪,然而看起来我已经这么做了,不知不觉之中。
这其实能有效的缓解压力,尽管时效相当短暂。可能很多人也会这么做——沉溺于某种特定情绪并积压到一个阶段,一定会有一个突破口然后全部释放出来。比如大哭一场。然后突然一下就轻松了。什么事情都变得开朗了起来,仿佛下一秒就是新的转机。但是实际上就是,有的时候所谓新的转机会到来,有时就是不会,甚至越来越糟糕。
可能释放情绪这件事,本身就是一种躲避压力的方式。这与我们想要解决问题来真正离开压力源这个诉求是相对立的。如果事情柳暗花明,要么是因为它本来不是个问题,要么就是已经彻底看开。而且,一味躲避,把脑袋藏进沙地里的行为,不仅有致死的风险,次数多了还可能让人失去逃跑的能力。对压力和焦虑感到习惯和麻木,可能会对真正应该好好面对的压力事件,产生误判,失去意识反应或者补救的能力。
所以还是要尽量避免陷入压力驱动的窘境。可是这个念头,反过来又增加了压力啊…
我自己的话,现在的解决办法还是试图还原自身定位,多想想自己是为了什么出发,和最后想要获得一种什么状态,尽量去避免去沉溺于自己的过错与得失之中。效果时好时坏吧。我脑子里还是有点空空的。也可能和生病有关。
比如我现在的确需要好好准备作品来应对即将到来的校招,希望我能放松心情来看待这件事。
放松对我而言是件难得的时期,我已经很久没有体会过了。没那么简单,一点一点来就好。
下周要是能看到多些转变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