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时我第一次知道简书,但那时候有在本子上写日记的习惯,注册了就没管了。现在开始在简书日更,才三天,时间不长,现在写的文章也没人看。今天看到推荐有几篇文章友友们都在说自己文章为啥没人看,我就开始思考,如果文章没人看,我为什么在简书写作?
1.在纷杂的生活里,我好像是个思绪乱飞的幻想者,我想让想法们在我脑中排排队
最开始想写点什么,是因为感觉自己的生活又累又无聊,但是脑子里想法千奇百怪天马行空,总觉得空有一身力气使不出来(大概是自恋哈哈)。
加上大学毕业结束学生时代、正式进入职场在社会打拼,从前的朋友不在同一个城市,各忙各的,有些心里话说了也不知道谁理解,经常对外部的关系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期待。
“要不就整理一下吧,就像我周末爱在家整理房间一样”后来我脑子里蹦出这样一个念头。
白天眼脑都接收了太多外界的信息,工作上的、人和人之间的闲聊八卦、D音W热搜推送、身边人最近谁又结婚生孩子或者出轨分手了……唔,脑子不够用,懒上天的我也不想储存那么多信息。
现在这个时代,互联网让信息变得四通八达,远在天边的消息一旦隔着屏幕顺着网线推送到眼前,只要我们有一点点好奇、一点点兴趣,都会点进标题看看,即使和我们毫无关系。
接收太多外界信息又不加以整理,就像我双十一剁手囤了一堆衣服和化妆品,不管适不适合先收为己有再说,长期下来自己的信息库也会累吧。
所以归根究底,我写文章不过是想找一片净土安放自己过于活跃的思绪,有输入就需要有输出呀。
2.工作以后,我好像唤醒了对文字的原始热爱
从学生时代开始我就爱看各种小说,那时候真的觉得《花火》、《意林》、《读者》还有郭敬明风格的青春伤痛文学是感情充沛的小花园,那时因为看得看得太入迷,上课被老师缴过书、晚上在宿舍被窝里还用台灯加班加点。
文字真是很纯粹的东西,能把嘴上不好意思言明的词句用文字表达出来,描写风景、渲染环境就能带动读者的感情。小小一本书,却能承载那么多文字和强烈的情感,有些书值得反复捧读,每一次读都有新的启发。明明是作者把书写给读者看,却好像一点也不影响双方同频对话,在我看来,这比牵根网线刷D音有意思多了。
近两年来,疫情的反复让我搁置了很久以前就计划的旅行。以前有闲,却没钱出去玩,现在有点存款了,为了不给国家添麻烦和为自己的安全着想,放假也在家里宅着与床板和沙发“亲密无间”。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身体上不了路,那就灵魂呗,最好的洗涤灵魂的办法就是阅读啊。
工作以后,自己对于时间管理好像丧失了掌控感,以前每天有阅读的习惯,可现在却时常因为加班、眼睛痛、身体累等等借口推掉。很多人都说深圳是“文化沙漠”,也许是因为它是奋斗的好地方,工作机会多,吃的各家菜系都有,玩得各游乐放松行业也齐全,可人人都忙碌,也许身体玩开心了,可心灵却还是空虚浮躁。
越累越忙,我越渴望一些沉静的、值得我深入挖掘的东西。朋友们说生活就是要及时行乐,想那么多干嘛,不如打几把游戏吃一顿夜宵,我似乎有些格格不入。
也许阅读不能让自己一瞬间就获得多巴胺的快感,但它和运动一样先苦后甜。人生是孤独的,书里却有很多远方的好友,跨越时代和地域赶赴而来,与我们促膝长谈。我想,这就是我喜欢文字的原因吧。
3.我在现实生活里报喜不报忧,我在文字里做只鱼遨游
有一次,我问我弟为什么那么多人爱玩游戏,他说在游戏里我们多厉害呀,可以选角色可以和人对战还有炫酷的皮肤可以穿。是呢,这样想来,玩游戏确实是一个释放压力的好地方。我们进入社会独自面对生活后,需要自己操心柴米油盐和人际处事,我在工作中遇到不得已要做的事情时会觉得自己太渺小无力了,难免无法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
比如,面对我爸妈的日常不定期电话催婚与逢年过节定期当面催婚,我说“我才二十多还没玩够呢,不用担心”,其实自己也会有年龄焦虑,每年给出的婚礼份子钱让我不仅心疼钱,还渴望恋爱又担忧婚姻。
比如,日常工作面对需要集中精力处理繁琐的事务,我们打工人得精神饱满地去上班,向老板汇报工作也要斟酌语句如何让好消息振奋人心、让坏消息减少影响。如果有负能量,下班后在和同事拼车的路上先憋着,回家点一顿烧烤就当消化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对外模式和对内模式:对外模式可能需要保持阳光自信和干练健谈,这样才能给我们的形象加分,为我们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对内模式是我们面对自我最真实的想法,包括如何观察生活、如何评价自己和他人,自己内心有些隐晦和奇怪的思考不一定让所有人都理解接纳。
文字或许很沉默,但足以让我自由地发声了,我来简书是想寻一个树洞,一个虽是我的地盘、但偶尔会有同伴送来温暖与鼓励然后我们一起抱团的地方。至少我看到的简书的文章评论下还没有占楼吵架的现象,我们各写各的,现实生活中又各自在为自己的生活努力,就像一只只色彩斑斓的鱼在同一片大海遨游,真好。
坚持写作并不容易,我在简书里还是个初来乍到的小白,自己用心写的文章自然是希望被看到、被鼓励,我们都希望得到肯定和理解。但如果没人看没人赞,我还是会坚持去写的,因为我的初衷是记录生活、整理思绪呀。
我看到很多前辈们有着日更100天、365天、1000天和各种级别或者称号的标识,觉得很新奇,也想去获得。一口吃不成一个大胖子,那些标识一定是坚持记录和打磨文章才能获得的,这是持之以恒的勋章。
我重新下载简书是看到小H书说简书写作可以发展副业,现在觉得副业是否能发展起来倒不是最主要的了,收益是保持本心记录时顺带发展起来的。
坚持输出能倒逼我输入,观察生活、坚持阅读都是灵感来源,纯粹的东西勿要过多混杂功利心,专注当下是首要。我相信认真记录、提升自我,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同行,就如同在简书我们一起坚持日更。
一起继续写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