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墙纸慢慢从你的墙上耷拉下来,你决定把它粘回去。但是你得先去买糨糊,取出糊墙的工具,然后才能开始。
你挠挠脑袋,这工作量对现在来说似乎太大了,晚些再说吧!这时,你开始挖蚯蚓做鱼饵,然后钓鱼去了。
当你回来的时候,脑子里还在琢磨糊墙的事儿。可除去草坪上的野草似乎更有意思些。几周过去了,你还在想着法儿地拖延。
把剥落的一小条墙皮糊回去是一件大事儿吗?绝对不是。你就算半睡半醒也能做完。但你发现,你越拖着不办,事情越难开始,也越难结束。
分心行为是拖延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为了避免不适感,你宁可玩空当接龙。你没有专心听讲记笔记,而在纸上胡写乱时,蝗虫却虚度了整个夏天。
如果你没有从你最紧迫最重要的活动中分心,那么你就没有在拖延。如何终结分心行为并使用从中争取到的时间来投入到有意义的活动中。如何避开让你分心的事物,更好地利用时间管理技术,运用各种有效的认知和行为技术,极大增进你的自我调节技能,以及鼓足干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导致拖延的分心行为
分心行为是开始拖延的一个典型信号。当你在行为上开始分心时,你用回避取代了高效行动。你用参加聚会来回避为明天的考试做准备;你用逛街来回避处理不愉快的冲突;你用读闲书来回避明天要做报告的恐惧。
分心的行为可以无止境地链接下去。你不去解决一个人事上的棘手问题,却去查看股市的最新信息,顺便逛了逛网上书店,困了打个盹儿,醒来给朋友打个电话,一直这样下去。
矛盾的是,效能工具本身也可以成为分心行为的一种。电脑能够促进效能,但是也可以用来回避不愉快的情形,例如发电子邮件给朋友,在网上乱逛,以及其他类似的活动。
手机、PDA和短信都是和朋友保持联络的很好方式,但也是逃避工作的“好办法”。
战胜分心行为通常要从明确你的选择开始。为了避免自动陷入拖延,使用“对照练习”能够让你在“分心行为”和“现在终结拖延”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
表.对照练习举例
为自己勾画出你自己分心行为,以及现在终结拖延的方法,如表6-2所示。
表.你自己的对照练习
用这个练习得到的结果继续进行分析。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曾经建议,应该通过分析行为结果的副作用来权衡结果的好坏。
分心行为会导致你不断找借口逃离任务、强化拖延习惯,使你一直为了一项完不成的工作而寝食难安。
调整为“立即行动”模式后,可能会有改变惯性的压力,但却可以增强自我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