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一篇文章为基础,沿着逻辑层次往下走,我们来继续讨论关于学习效率的问题。上篇文章我们说到,很多人求贤若渴,也费时费力,却没学到什么东西。著名的心理学记兼记忆专家艾伦、巴德利写到:“只有用对了学习策略,求知才不会落个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需要提升我们的元认知能力,去找到最适合自己有效的学习策略。那么具体有哪些学习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参考呢?今天给大家介绍《学习之道》这本书中提出的一个核心的学习理念和方法,这些理念和方法基于脑科学和心理学研究的最新研究。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事无巨细都需要运用到我们的大脑,可是我们却对自己的大脑所知甚少。所以在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之前我们很有必要了解我们最亲近的大脑的思考方式是怎么样的。神经学家对大脑中的神经运作方式做了研究,发现在我们的大脑中存在两种思维网络模式,即在注意力高度集中下的神经连接模式和放松和休息状态的神经网络。分别被称为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
在专注模式的情况下我们能够更加理性、连贯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当大脑切换到发散模式时能够改变大脑神经的脑电波状态,帮我我们引发灵感和创造的思维,两种思维模式的状态就好像手电筒的聚焦状态下能够更清晰的观察到事物,当我们把手电筒拿远一些,手电筒的光束照到的面更广了同时每个事物的清晰度也就降低了。所以在学习中学会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的切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专注模式是我们学习中惯用的思维模式,当遇到新的概念或者陌生的知识和需要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就需要你切换发散模式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灵感。
那如何才能帮助我们尽快地进入发散模式呢?我们来看爱迪生是怎么做的:发明家爱迪生惊人创造力背后的秘密便是他充分利用了两种模式灵活切换下带来的思路和灵感。据说,爱迪生在遇到棘手的难题时,便会先去小睡一会,而不是废寝忘食的投入与问题的功克。他会拿着球坐在躺椅上,在旁边的地上放一个盘子,然后逐渐放松下来,任由大脑进入自由开阔的发散思维模式。而一旦爱迪生睡着了,他手中的球就会自然划落掉入盘子里发出的声音便会把他惊醒。在惊醒的这一刻,伟大的发明家就会抓住发散思维留下的灵感碎片,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这提醒我们,入睡是一个很好的进入发散思维的好办法,这也是为什我们经常会听一些艺术家说他们容易在睡梦中、洗澡、散步这样放松的时刻容易有灵感了。你会发现过往经验中当我们投入问题的思考,绞尽脑汁,越是专注地去思考和回忆越是想不出好的解决方案和回忆出某些信息。这个时候你只要放松下来找到能够让自进入发散模式的方法。如果我们开始就用专注模式处理新的概念和陌生问题,很容易止步不前。要想发掘出新点子,让它从眼前的问题上溜开一会。可以小睡一会,可以出去散个步,冥想,冲浴等等只要能让你的思维模式转换到发散状态。
同时作者提到在我们在学习或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陷入自己的思维定式中,定式效应就是说因死盯着有瑕疵的方法不妨,而在解决问题时陷入僵局。切换到发散模式可以帮助我们从中解脱出来。记住这一点,有时候你的思考想要灵活点,想要解决问题,理解概念,你可能需要在不同概念之间转换。最初的想法可能是误导。
《学习之道》整本书的核心方法便是这两种思维模式的转换,同时在结合这个重要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克服拖延,建立知识组块等非常不错的学习方法。有兴趣的伙伴可以直接看原书,相信你会有跟我不一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