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中子
在看完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后,毅然又买下他的这本《未来简史》。首先我想说明的是,不要一听什么“简史”就想到霍金的《时间简史》或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等高深莫测的巨著。它是一本十分好读的书,震撼人心而又趣味盎然,不同于常人的清晰文笔和观察视角,大胆的假设而又小心谨慎的求证,充满对人类沉甸甸的思考,透过纸页你依然能感受到作者的大情怀,大悲悯...
如:你能想象人类的认知革命始于一群原始智人的“八卦”吗;你能设想人类将永生而保持永恒的青春吗;你能想象人将从智人变成神吗,你是否发现我们活在一个想象的现实中,一切都被蒙蔽呢?.....这一切,正如书的封面上说的那样:它是一部献给人类集体想象力的赞歌,最重要的是它可能颠覆你的思考方式,它将打开人类认知未来之窗....
《未来简史》和《人类简史》一样,都是风靡全球的现象级畅销书。一提到“畅销书”,可能许多人对畅销书有种本能的排斥,不知道是求异心理还是其它什么原因,我们许多人喜欢把经典与畅销书对立起来,觉得后者虽能红极一时,终究是过眼云烟;而前者面世初时光华内敛,却能长鸣不息。因此许多人写书出书,都以铸经典为志。
我想用梁文道的一段话为畅销书正个名:“我向来向往西方知识史上一种以畅销为荣的出版物,知识分子在皓首穷经钻研学问之余,写下一些上不了庙堂的东西就是想普及某种观念,为社会的变革造势。假如它们畅销,一纸风行,那就是目的达成的征兆。”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也曾嘲笑出版商:“你们不知道什么叫做‘出版’。你们一想到‘出版’这个动词就想到 印书,但它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它的真正意义是‘面向大众’。它想的是让一种想法公之于世,交给‘公众’研判思考,再酝酿出变化社会的土壤。”这本书就是这样一本让你重新思考的畅销书,启发你的思维,重新打量这个世界,思考未来世界人的意义。
有很多人说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从某方面来说意味着我们今天的人们有机会能接受更多的信息和学习新的东西。但你仔细观察时,你会发现你生活中的人们却活在盲从与无知中,活的停滞不前,活成了个“自了汉”。有时我虽如此,以至于我戏称“我是一个活在现代社会的原始人”。但我一直都在努力学习,当你试图去和他们讨论一些“时髦”的事情时,如AI,奇点,人工智能,量子理论等等时,你会发现他们竟一无所知甚至匪夷所思觉得你在装逼,一些老师也是如此,他们以为这是科学家的事,我们只要耕种好“自己的园地”就好了。很难想象活在这个时代,不学习会怎样,特别是我们的青年和老师。讨论的事情一辈子都是那几个话题,笔记本还是十年前的那个它。这样怎能渴望创新或者说成为创新强国呢?
这本书的作者,以色列历史学家,青年才俊尤瓦尔·赫拉利。他也仅仅才40岁,他是个我们所谓的“文科生”,但此书所含的理科知识和众多数据让很多理工男也咋舌。我想那些民族主义者该思考:中国有庞大的文史写作者和研究者,却没有谁写出一本《未来简史》,如果没有,我们就要问,为什么呢?
说了很多题外话,但这就是我读完这两本书的一点题外思考。书的内容我做笔记就做了一大本,涉及很多方面,历史,社会,宗教,政治等等。看完后,谈话时总是喜欢引用他的一些观点,他的观点就是那么新,那么深刻,让你突然发现,读完之后,我他妈也不是个土鳖了,当然从土鳖到洋鳖也不是一步迈成的。但至少你会有种想法:想思考,想极力给你的朋友拿人格来推荐。
最后我想用余华的话来做个结尾:“一个读者与一个作家,一本书的真正相遇,有时需要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