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参与这次“中小学书法骨干教师提升培训高级研修班”,我真的觉得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这里大咖云集,每一位大咖侃侃而谈,如清风拂面,滋润心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省文联主席、书协主席鄢福初的《书道湖湘》,为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书法价值观——向美而生,以美育人。以教育的角度为我们指引方向,摆正心态。
中国书协会员、省书协副主席王希俊教授的《美育与书法教育》,列举多位名家对美育的解读,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书法教育的重要与任重道远。针对书法美育的不足,为我们答疑解惑,并告诉我们书法可以传承文化,调整心态,塑造性格,修炼情感、提升审美。
中国书协会员、省书协副主席罗红胜的《书法是什么?》让我们温故而知新,系统全面的了解书法作品的构成,如笔法、空间特征、章法、墨法,以及如何进行书法作品的赏析,并以篆书、楷书、草书为例。让我们对于书法的认知有了一定的了解。
如果说前面这几位大咖是教我们如何当一名书法教师,那么今天接下来的几位大咖,就是教我们如何自我提升。俗话说,学生要有一滴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只有自己站得高,学生才能看得远。
中国书协理事、省书协副主席倪文华教授的《书法学习的能力建设》,告诉我们不想成为江湖艺人 ,就要树立专业意识,系统学习,有计划的制定目标 。并以自我为例 ,讲了他自己的书法奋斗史,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河。” 坚持练习,自律、 自信 、自省、自悟、 自学,是走向成功的唯一法宝 。
中国书协会员龚晓秋教授的《隶书与草书的临摹与创作》,让我们认识到读帖与背帖的重要性,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才能信手拈来进行创作。就好比学生写作文,只有多读多背多记些好词佳句,才能引经据典,妙笔生花。
中国书协会员朱杰教授的《行书的临习与创作》,那博学的文化底蕴让人叹服。透过一种字体,他娓娓道来,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历史、创造的背景,家学的渊源,让人柳暗花明又一村。学习一个人的字,了解一个故事,在无声处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
中国书协会员谢超教授的《草书临摹与创作》,系统的为我们讲述了什么是草书,草书的种类分为章草、小草、狂草,认识了不同时期的草书名帖,并告诉我们要写好草书,要从篆隶中锤炼线条,从韵律中寻找节奏,从读书交流中提升品味。最后现场示范,让我们感受到了草书的魅力。
第三天的盛宴,是直观形象的告诉我们如何在学校推广书法教育,书法教师如何走向专业化成长,以及书法教师的幸福归属感。说真的,听到眼镜哥哥和那位美术老师的分享,让我看到书法教学的魅力,看到了一个新生学科的崛起,心中也萌生了开设书法实验班的强烈愿望,比当年从事新教育实验让我更加激动,更有底气了。仿佛这几年的随波逐流,让我找到了航行的方向,前进的动力。如果我真的能从一线语文兼班主任老师,转成专职书法老师,且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我想我可以在我们县城这个小地方,让书法在小学成为一道亮眼的存在,让我们学校锦上添花。可如果仅仅只是作为社团存在,在原来满负荷的基础上还兼个书法,无疑加重了负担,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想,这十一年我们李再湘教授坚定不移的培养书法教师,之所以收效甚微,大部分原因应该就是如此。
如果说每堂讲座是一道可口的饭菜,让人口齿留香,韵味无穷。那么,做这一桌饭菜的人,就是一位有心人,一位具有大爱情怀的人,一位令人值得尊敬的人。他就是——李再湘教授。
李再湘教授作为中小学书法骨干教师培训班的筹备人,筹备至今已有十年之久,从邀请诸位省内大咖云集,到精心准备《书法教育与书法教师专业成长》的讲话;从每堂讲座认真倾听并乡我们分享自己的心得感悟,到课后亲切的与我们交流互动;从凌晨三四点强身健体、笔耕不缀,到数不清的论文与书籍出版;从数学……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深深牵引着我们,感染着我们。以身为范,身体力行,初心不改,砥砺前行,是一位极具人格魅力的人,是我们值得学习、尊敬的好老师!激励着我们在书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并将书法之道在各自的学校播种、浇灌、绽放,让书香飘满校园,让湖湘书道蒸蒸日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道之始也,步履维艰。然前路远大,且徐徐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