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幸,能走进秦守洁名班主任工作室, 和这样一群有思想、有情怀、有激情、有方法的教育大咖们一起读书交流,学习成长。特别是自7月8号工作室设置读书打卡群及每日金句分享后,群里的学习氛围格外热烈高涨,各位同仁个个身怀绝技、出类拔萃、积极进取,在这个智慧爆棚、能量满满、推动成长的团队里,在这一束束亮光的照射带动下,使原来推了动一动,不推不想动,慵懒而有愚钝的我,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渐渐找到了人生努力的方向。
工作室的每一位老师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敬佩于工作室创建者大爱的秦守洁老师高屋建瓴的智慧引领,众行致远,携手成长,让每位教师在教育的芳草地成为一束光;钦佩于德静老师始终如一的坚持,情真意切,爱心满满的教育日记成为我效仿的法宝;欣赏于苗苗老师激情四射,神采飞扬的文字,灵动有香气的女侠;感动于高静老师对教育的执着与追求,最打动我的还有您的金句:所有的干劲都是因为热爱,所有的付出都是因为责任,所有的成绩都是因为努力,所有的分享都是为了成长。工作室的每一位都是我的偶像,不再一一列举。工作室的每一位兄弟姐妹,都是一束光,点亮自己,更照亮别人。
暑假在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各位偶像的引领下,上班二十多年的我,第一次能够静下心来,全身心投入阅读,远离城市的喧闹和浮躁,体会朴素的快乐,内心是幸福和感动的。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就仿佛一位智者站在我面前,他循循善诱,为我指点迷津,为我排忧解难。他的每一条建议有理论,有教学的实例,娓娓道来,情真意切。感触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是时间从哪儿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的确,我也经常抱怨,没有时间。早上7:30前到校,早读,上课,护导,备课,批改作业,大课间活动,处理班级事务,完成大队部工作,晚上回家上有老下有小,还要忙着家里的事情,哪有时间精心备课?老师的时间到底从哪里来?最后苏老告诉我们: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这段话发人深思,让我领悟到教育技巧的奥秘。正如那位历史老师说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得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其实在科学知识的大海中,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这位历史老师的成功,是由于他持之以恒的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知识的大海。我想: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自己的阅读境界和阅读情怀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现在和未来。学校教科书只是一滴水,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他。阅读这条溪流就是这条大河的主干。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唯有引领孩子广泛阅读和思考,才能开阔孩子的视野和胸襟,丰富其感受力和想象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和责任心。
阅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篇精选使我对陶老的”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师不重在教,重在引导学生怎样去学,生活教育就是爱的教育,用儿童的视角,揣摩儿童的心理,促进儿童能力的发展。陶行知之所以成为不朽的教育家,他不仅有一颗伟大的爱心,还有一颗纯真的童心一一“变个小孩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用童心看待孩子,用爱心温暖孩子,用耐心理解孩子,用细心观察孩子,用信心鼓励孩子,用责任心感染孩子,不断学习充电,更新理念,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一群人,一条心,一辈子,一件事,感动自己,影响他人。感恩与秦守洁名工作室各位的遇见,感谢这一群卓越进取的教育大咖引领我不断进步,走出迷茫,虽然在这个光芒四射,彼此照亮的团队里,自己仍然还是有些自卑,但非常感谢大家肋我成长!特别是每天情不自禁地坐下来读书,精神的愉悦,内心的安静,简单的快乐,自我陶醉其中!
阅读,让我们的教育更有智慧,更有活力,阅读,让我们共同成长,在文字里遇见最美好的自己。